研究發現,學校對性少數群體學生充滿敵對
本周,研究人員發布了一份關于美國學校性少數群體(LGBTQ+)學生的報告 。調查發現,幾乎所有接受調查的LGBTQ+學生,都聽到過關于他們性取向或性別認同的攻擊性言論 。
男女同性戀與非同志教育網(GLSEN)2019年全美學校校風調查指出,這些學生報告在學校操場和食堂聽到諸如“這也太同性戀了”之類的評論 。
GLSEN是一個面向LGBTQ+社區成員的美國教育支持組織,教師們成立該組織以幫助那些在學校里面臨敵對氣氛的學生 。
LGBTQ+是女同性戀、男同性戀、雙性戀、變性和酷兒或疑性別者的簡稱 。
2019年全美學校校風調查涉及16700名學生,他們都是LGBTQ+社區的成員 。
他們在去年4月至8月期間接受調查 。在13至21歲的人群中,99%的人說他們聽到過關于他們性取向或性別認同的批評意見,將近92%的人說他們聽到的話讓他們感到“痛苦” 。
艾登·克勞德就讀于田納西州納什維爾的一所小型私立學校 。這位17歲的學生說,他的老師不愿意談論LGBTQ+問題 。
“盡管我的學校就像任何一所學校一樣,有很多古怪的學生,但人們對他們缺乏了解,他們感覺非常孤立,”克勞德說 。
在學校討論LGBTQ+問題,曾在其他國家引起過激烈的批評 。去年,英國一些家長抗議當地學校討論關于性取向和性別認同的事宜 。
GLSEN的報告調查了美國50個州以及哥倫比亞特區、波多黎各、美屬薩摩亞和關島的學生 。結果顯示,恐同癥在教育機構中很普遍 。
超過95%的接受調查者說,他們在學校里聽到過對LGBTQ+學生的傷害性評論 。超過一半的學生報告說,他們聽到過這樣的評論、威脅,或是因為他們的性身份而遭到辱罵 。
報告指出,11%的人說,他們的性取向導致了人身攻擊 。
伊麗莎·拜亞德是GLSEN的執行董事,GLSEN是一個曾被稱為男女同性戀與非同志教育網的組織 。她說,這些結果顯示需要繼續處理這個問題 。
“這給我們敲響了非常重要的警鐘,它告訴我們,我們取得的進展是如何直接受到攻擊 。”
然而,拜亞德指出,現在的情況與過去大不相同 。
“我們現在的狀況與20年、25年前的情況大不相同,因為現在情況要好很多 。
另一方面,我們現在的處境仍顯得令人無法接受 。”
GLSEN計劃的一個行動是從2021年1月18日到22日,實施“無辱罵周” 。這一周的目標是結束學校里的辱罵和虐待行為,其組織者希望學生們學會如何善待彼此 。
吉爾·羅賓斯報道 。
譯文為可可英語翻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