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是科學美國人——60秒科學系列,我是克里斯托弗·因塔格里塔
當代畫家通常在商店就能買到美術用品,你想要紅色顏料,那就買紅色顏料 。但數千年前,在現今不列填哥倫比亞的土著藝術家,實際上通過熬煮水生菌漿液來制作其獨特的紅色顏料 。
“沒錯,很久以前沒有美術商店 。不過,這令我們有興趣進一步探尋,因為制作這種顏料需要一系列復雜步驟 。”
布蘭迪·麥克唐納說到 。她在密蘇里大學研究用反應堆的考古學部門工作,研究用反應堆是用于多種學科研究的核反應堆 。麥克唐納調查的顏料來自不列顛哥倫比亞省中部的古代巖畫碎片 。當地藝術家用一種獨特的赭色顏料在巖石上畫水獺、魚、北美馴鹿、河貍和獨木舟等圖案 。
在電子顯微鏡下,麥克唐納看到顏料中有細管,這是一種特殊細菌產生的結構,這讓她知道這種氧化鐵顏料可能有生物來源 。她后來確定,這種顏料由水生菌赭色纖毛菌制造 。
“它有點像褐色的赤褐色、橙色的海藻墊,漂浮在淡水小溪水面 。因此,它從富含鐵的水中提取鐵,并將其用作能量來培育這些小菌落 。”
但這種物質不僅僅是純細菌涂料 。它的顯微結構看起來也像煮過,使色素更持久且不褪色 。為了驗證這個想法,麥克唐納及其團隊從緬因州的一條小溪中收集了這種細菌的菌墊 。然后將其置于電子顯微鏡下加熱 。他們發現顏料中的物質結晶了,這是他們在原始樣品中看到的變化,這將使顏料更不易分解 。
研究結果以及這種冒泡、熬煮顏料的令人難以置信的視頻鏈接刊登在《科學報告》期刊上 。
麥克唐納的團隊現在正與不列顛哥倫比亞省中部的土著社區合作,以更多地了解該地巖石藝術的歷史及其產生方式,并分享有關這一古老藝術的新的微觀見解 。
謝謝大家收聽科學美國人——60秒科學 。我是克里斯托弗·因塔利亞塔 。
譯文為可可英語翻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