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是科學美國人——60秒科學系列,我是蘇珊娜·巴德
黑死病 。其也被稱為大瘟疫,曾于1346年到1353年之間在歐洲蔓延,導致歐洲高達60%的人口迅速但痛苦地死亡,死亡總人數可能達到2億人 。
這場瘟疫由一種名為鼠疫桿菌的細菌引發 。這種細菌通過跳蚤傳染給人類 。跳蚤寄生于在貿易線上繁衍生息的黑鼠身上,助長了瘟疫的傳播 。
“黑死病是14至18世紀在歐洲及附近地區爆發的更大規模的流行病的一部分 。許多人認為這是人類歷史上三次大瘟疫中最致命的一次 。”
馬克斯·普朗克人類歷史科學研究所的古遺傳學家瑪麗亞·斯派尤說到 。
“通過分析過去所爆發大流行病的古代DNA,并結合考古和歷史證據,我們可以真正開始極為詳細地構建這些大流行病的歷史 。”
斯派尤及其疾病檢測團隊與考古學家合作,尋找鼠疫抵達歐洲及后續傳播模式的線索 。他們走訪了歐洲大陸各處的古老墓地,從可能感染鼠疫的人身上提取了DNA樣本,準確地說,是從牙齒上提取樣本 。
“在人的一生中,有許多血管會經過牙齒,這些血管包裹著任何可能在一生中影響這個人血液的細菌或病毒 。因此,我們認為通過對牙齒采樣,我們就增加了真正捕獲鼠疫桿菌等血源性病原體DNA的機會 。”
然后,研究人員從不同位置重建了鼠疫細菌的基因組 。根據最古老菌株的位置,他們認為病原體很有可能最先到達東歐,然后蔓延至歐洲大陸其他地方 。但斯派尤表示,隨著病菌的擴散,其只發生過一次基因突變 。
“換句話說,我們認為我們的發現是,歐洲黑死病由單克隆引起 。也就是由單一菌株引發 。”
這項發現表明,鼠疫只在歐洲傳播了一次 。在這場疫情后期,病原體才開始多樣化,導致歐洲各地形成傳染源的局部儲存宿主 。這項研究發表在《自然通訊》期刊上 。
斯派尤表示,引發黑死病的鼠疫桿菌現在已經滅絕 。但其造成的后果卻在警醒我們:單一微生物如何令整個大陸屈服 。
謝謝大家收聽科學美國人——60秒科學 。我是蘇珊娜·巴德 。
譯文為可可英語翻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