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表明到2040年流入海洋的塑料污染物將增加三倍
除非企業和政府采取行動減少塑料生產,否則20年后流入海洋的塑料垃圾量可能會增至三倍 。這一警告來自最近發表在《科學》期刊上的一項新研究 。
這項研究由皮尤慈善信托基金和咨詢公司SYSTEMIQ聯手科學家以及行業專家進行 。該研究名為《打破塑料浪潮》,確定了可以將流入海洋的塑料污染減少80%的措施 。
然而,研究表明,如果不采取行動,那到2040年,每年進入海洋的塑料量就將從1100萬公噸上升到2900萬公噸 。
溫妮·劉表示,“塑料污染影響每個人 。這不只是你我的問題 。也不只是一個國家的問題 。而是所有人的問題 。”她是皮尤慈善信托基金會高級官員,也是這項研究的首席作者之一 。
她還表示,“如果我們什么都不做,那情況會變得更糟” 。
研究報告建議將數千億美元的塑料生產投資轉向替代材料 。報告還呼吁在發展中國家建立回收中心并擴大廢物收集 。
這類行動要求能源行業的運作方式做出重大調整 。該行業一直在世界各地新建化工廠,以增加塑料產量 。這發生在清潔能源的崛起導致該行業的傳統燃料業務不斷減少之際 。
自1950年塑料產量達到200公噸以來,每年的塑料生產量都在不斷攀升 。到2017年,塑料產量已增加到3.48億公噸 。
這項研究建議各國政府制定法律,阻止新塑料的生產,同時為可重復使用的替代品提供更多財政支持 。
塑料行業反對政府對一次性塑料產品施加的禁令 。一些塑料最大買家是可口可樂、百事可樂、雀巢和聯合利華等大公司 。這些公司均承諾未來會增加可回收材料的使用量 。
但企業和政府現在做出的承諾并不能充分減少塑料制品 。事實上,皮尤和SYSTEMIQ公司的研究發現,現行措施到2040年只能使流入海洋的塑料數量減少7% 。
研究表示,為了將流入海洋的塑料量減少80%,必須要使用可自然分解的紙張或其他材料,不能使用一次性塑料 。研究還指出,產品包裝應該重新設計 。
一些人對該研究提出批評,稱其將焚燒、化學回收和塑料轉化為燃料工廠作為處理塑料垃圾的方法 。批評者指出,這些方法會釋放吸熱的碳氣體,同時也有助于繼續生產塑料 。
國際固體廢物協會表示,在冠狀病毒危機期間,一次性塑料產品越來越受歡迎 。在亞洲空曠的海灘上,每天都有人在清洗面罩和乳膠手套 。世界各地的垃圾填埋場堆滿了創記錄數量的食品容器和運輸包裝 。
阿什利·湯普森報道 。
譯文為可可英語翻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