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稱到2070年全球可能有三分之一人口面臨幾乎"不宜居住的"高溫
一項新研究預測稱,在短短50年內,就可能有多達350萬人面臨“幾乎不宜居住的”高溫 。
研究表明,極端高溫可能是人為氣候變化導致全球氣溫升高的結果 。
來自美國、中國和歐洲的研究人員參與了這項研究 。研究結果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 。
馬丁·謝弗是荷蘭瓦格寧根大學的生態學家 。他幫助領導了這項研究 。
他說研究表明,從歷史上看,人類大多生活在年均氣溫在11到15攝氏度之間的地區 。較少數人生活在平均氣溫更高的地區,介于20到25攝氏度之間 。
謝弗表示,由于這些人口中心已經存在了數千年,因此這表明這些地區代表著人類生存所必需的氣候“生態位” 。
但謝弗及其團隊報告稱,如果全球氣溫持續升高,可能會使大部分人口生活在沒有制冷技術就熱得無法生活的地區 。
可能面臨風險的具體人數取決于導致溫室效應的二氧化碳污染物水平是否能降低,以及世界人口的增長速度 。
根據對人口增長以及碳污染的最壞情況預測,研究估計到2070年可能有約350萬人生活在極端炎熱地區 。這一數字是世界預期人口的三分之一 。
研究發現,甚至一些科學家都預測稱,到2070年可能至少有200萬將生活在沒有空調就熱到無法生活的地區 。
康奈爾大學的氣候科學家納塔莉·馬霍爾德對美聯社表示,“這牽涉龐大人口,而且緩沖時間很短 。這就是我們擔心的原因 。”她并未參與這項研究 。但她和其他外部科學家表示,這項研究言之有理,而且提出了不同于以往研究的人為氣候變化的緊迫性 。
這項新研究采用了一種不同尋常的方法來確定研究所基于的氣候生態位 。一個國際科學家團隊像研究熊、鳥類和蜜蜂一樣研究了人類,以尋找人類生存和繁衍的地區 。研究人員回顧了6000年以創造生態位地區 。
目前有約2000萬人生活在年均氣溫高于29攝氏度的地區 。這些地區在地球土地面積的占比不到1%,而且大部分都在撒哈拉沙漠附近 。但隨著全球變暖和變擁擠,研究預測非洲、亞洲、南美和澳大利亞的大部分地區很可能也將處于相同的氣候范圍之內 。
來自中國南京大學的研究合著者徐馳預測,將有超過10億人或數十億人受到影響 。但他和其他研究人員指出,人類還有時間采取氣候變化行動來減緩地球變暖 。
馬丁·謝弗在一份聲明中指出,這項研究的預測意味著環境“對普通人、窮人、普通的世界公民來說”不宜居住 。他說,這種環境可能導致全球最熱地區的大規模氣候遷移 。
蒂姆·倫頓是英國埃克塞特大學的氣候科學家兼全球系統研究所所長 。他協助領導了這項研究 。倫頓表示,像尼日利亞這種到本世紀末人口預計將會增長300%的國家,如果預期變暖情況持續發展,那這些國家可能面臨重大困難 。
布萊恩·林恩報道 。
譯文為可可英語翻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