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時“神奇雞”被認為是現代鳥類的祖先
一只小鳥的遺骸為科學家提供了研究現代鳥類早期祖先的難得機會 。科學家認為,這可能是已知最古老的現代鳥類化石 。
研究人員將這種古老的生物稱為“神奇雞” 。他們認為,這一化石可追溯到小行星撞擊地球致恐龍和其他生物滅絕之前 。
研究人員發布了一份報告,里面描述了一種鷓鴣大小的鳥,其科學名稱為阿斯忒瑞亞鳥 。這種鳥生活在6600多萬年前地球白堊紀時期的濱海濕地 。
這份報告刊登在本月發表的《自然》期刊上 。
劍橋大學的丹尼爾·菲爾德是這篇論文的主要作者 。他對美聯社表示,“神奇雞”在“現代鳥類系譜的接近底部” 。他說,其面部很像今天的似雞鳥類,身體則像現在的鴨類 。
化石在比利時發現 。它看起來像一塊破碎的巖石和一些斷裂的腿骨 。但成像設備顯示,巖石內是這種生物的頭部遺骸 。這塊化石與此前報告的一塊南極化石的年代差不多久遠 。但其確切年齡和在進化樹上的位置尚不清楚 。菲爾德認為這塊比利時發現的頭骨稍古老一些 。
通過這些腿骨,研究人員估計這種生物的體型相當于一只非常小的鴨子,體重不足400克 。菲爾德說,它的腿又長又細,很可能會飛 。
研究人員認為,鳥類由生活在約1500萬年前的小型有羽毛恐龍進化而來 。直到6600萬年前小行星撞擊地球致地球上四分之三的植物和動物物種消失時,許多鳥類仍長著牙齒 。
“神奇雞”的近親在這場災難中幸存下來 。菲爾德說,化石本身也顯示了一些被認為有利于其度過危機的特征 。它的腿表明其并不生活在樹上,這是一個重要因素,因為人們普遍認為森林在小行星撞擊后被野火摧毀 。
菲爾德說,“不挑剔食物也是一個因素”,因為小行星撞擊之后沒有多少東西可吃 。他補充說,“神奇雞”的喙沒有顯示出特殊飲食的跡象 。
沒有參與這項研究的科學家們也表達了對這項研究的興趣 。
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古生物學家凱文·帕迪安說,這塊化石提供了迄今為止有關現代鳥類最早的祖先何時和如何進化的最好證據 。
他說,基因研究表明這些祖先出現在“神奇雞”存在的數千萬年前 。但他同時表示,化石記錄并不支持這一點,而且也不存在已知且確定來自這一世系并早于“神奇雞”的化石 。
朱莉婭·克拉克是得克薩斯大學奧斯汀校區的化石-鳥類專家 。她說,這塊化石“擁有很多信息,可以開始補充我們對鳥類物種傳播的早期階段的了解” 。
她說,化石就像照相機拍攝的照片 。目前這一時期涉及現代鳥類的記錄很少 。
克拉克說:“任何新照片都至關重要 。”
皮特·穆斯圖報道 。
譯文為可可英語翻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