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與美國正式簽署第一階段經貿協議。
國務院副總理劉鶴稱,該協議有利于中美雙方,有利于全世界。
“這是一項互利共贏的協議。該協議將帶來穩定的經濟增長,促進世界和平與繁榮,同時符合兩國生產者,消費者和投資者的利益。”
劉鶴稱,如果市場保持強勁,中國每年將購買價值400億美元的美國產品。
唐納德·特朗普總統稱該協議的簽署是一個“重大事件”。
“今天,我們簽署了具有歷史意義的美中第一階段貿易協議,朝著公平互惠貿易的未來邁出了重大的一步,這是我們與另前所未有的一步。”
該協議的簽署標志著一個重大的突破,此前,全球最大的兩個經濟體在過去22個月里卷入到一場激烈的貿易爭端中,對彼此的產品征收針鋒相對關稅。
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正式任命米哈伊爾·米舒斯汀為該國新任總理。
此前,德米特里·梅德韋杰夫宣布其政府請辭。
梅德韋杰夫稱,其政府辭職是為普京進行新的重大憲法改革騰出空間。
梅德韋杰夫將被任命為俄羅斯國家安全會議副主席。
普京在年度國情咨文中提出了一系列憲法改革,其中包括加強國會權力,增加總理及內閣成員的權力。
這包括關于憲法修正案的全民公決。
美國眾議院投票決定向美國參議院提交針對唐納德·特朗普總統的兩項彈劾條款,并批準眾議院檢察官進行美國歷史上第三次彈劾審判。
12月中旬,眾議院以濫用權力和阻撓國會的罪名彈劾特朗普。
眾議院議長南希·佩洛西表示,總統“跨過了門檻”。
“他按照自己的方式行事,從烏克蘭扣繳資金以換取對他的個人和政治利益。他越過了門檻。他使我們別無選擇。”
由七人組成的起訴小組將由情報委員會的亞當·希夫和司法委員會的杰里·納德勒領導。
所有成員均是民主黨議員。
參議院的審判可能會在7天之內開始,主要參與者將在本周晚些時候宣誓就職。
目前尚不清楚是否會傳喚任何證人。
中國最高紀律機構通過了項公報,誓言要實現高標準的黨內監督和國家監督,以完善國家的治理體系。
該公報是在中國共產黨紀律委員會全體會議上通過的。
公報指出,到2020年,必須改進黨和國家的監督制度,必須加強對權力行使的檢查和監督。
公報誓要深化紀檢監察制度改革。
一名政府發言人表示,在臺灣地區最近舉行選舉之后,中國大陸對臺灣地區的主要政策將保持不變。
此前,民進黨候選人蔡英文及共競選伙伴賴德清在上周六贏得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
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發言人重申,強調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是兩岸關系不可動搖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