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最嚴格的數字隱私法在加州生效
美國最嚴格的數字隱私法在加州生效 。
這部法律名為《加州消費者隱私法》(簡稱CCPA),要求企業告知消費者他們收集和共享個人信息的方式 。
該法使消費者有權要求企業不要出售或共享其信息 。這部法律規定,如果消費者提出刪除要求,那企業就要銷毀已經收集的信息 。
該法涵蓋幾乎所有可為企業提供幫助的共享信息的數據銷售 。這包括企業之間的信息共享以及第三方的數據銷售 。
臉譜網和谷歌等大型網絡公司都受到這部法律的影響 。主要零售企業也會受到影響 。
沃爾瑪和家得寶等公司表示,他們在網站上添加了“不要出售我的信息”鏈接,使消費者可以更方便地行使權利 。這些公司表示,他們還在門店的標牌上貼出了這一信息 。
數字專家表示,目前尚不清楚《加州消費者隱私法》會對臉譜網和谷歌等公司普遍采用的定向廣告產生何種影響 。
臉譜網會收集大量個人數據,并用這些信息將廣告定向到不同人群 。這些信息可能包括人們的性別、種族或宗教 。臉譜網表示,其沒有與廣告商共享這類個人信息 。
專家指出,由于涵蓋符合“與本州居民互動”這一條件的所有公司,因此這部加州法律最終可能會成為其他州的法律典范 。
加州總檢察長澤維爾·貝塞拉說:“如果我們在加州做到這點,那將讓所有美國人的隱私權重新得到重視 。”
加州的立法是美國迄今為止為打擊所謂“監視資本主義”所做出的最大努力 。“監視資本主義”描述的是一種從數據中獲利的商業模式,大多數美國人往往在不知不覺中放棄這些數據以換取免費和通常由廣告支持的服務 。
貝塞拉在10月份就《加州消費者隱私法》發表的聲明中表示,個人信息是當今富饒數字經濟的動力 。他說:“現在是時候控制我們個人信息的使用了 。”貝塞拉還表示,他認為這部法律是“在互聯網時代”將加州居民置于首位“所邁出的歷史性一步” 。
一些專家指出,該法的部分內容很可能引發法律挑戰 。其中一項挑戰可能聚焦該法涵蓋的多個不同領域的憲法擔憂 。專家說,這部法律的許多特例可能也會引發問題,而且該法僅影響企業收集的信息,但不涉及政府收集信息的行為 。
批評人士表示,這部法律的特例允許企業在某些情況下保留消費者的個人信息,即使在消費者要求銷毀該數據之后 。比如,如果企業認為需要這些個人信息以完成銷售過程,那就能保留該信息 。企業還能以消費者“合理預期”的方式繼續保留這些信息 。
約瑟夫·杰羅姆是隱私組織“常識媒體/兒童行動”的政策主管 。他對美聯社表示,該法“更像是‘要求和希望刪除個人信息’的權利” 。
這部法律為兒童提供更強的保護 。比如,該法禁止在未經許可的情況下出售16歲以下兒童的信息 。
數字專家還指出,該法讓加州公民自已行使新權利 。為了讓法律有效,消費者需要直接采取行動以“選擇退出”數據銷售或請求收集信息 。
瑪格特·卡明斯基是科羅拉多大學研究法律技術問題的法學教授 。她對美聯社表示,現在許多人不會花時間閱讀現有的隱私協議,因為這些協議冗長且復雜 。
卡明斯基說:“如果你都不去讀自已簽署的隱私協議,那你真的會要求保護自已的信息嗎?”
布萊恩·林恩報道 。
譯文為可可英語翻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