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蔚是中國傳媒集團新媒體子公司央視國際網絡公司董事長。
她說,新聞機構和公司正在加劇視頻產品的競爭。
“視頻已經成為融合創新的主賽道。視頻化傳播的一系列創新將有無限可能。當前幾乎所有媒體機構都在不約而同地奔向視頻?!?br />中國廣播網絡公司已獲得5G牌照,該牌照將使媒體領域的各種參與者能夠在下一代蜂窩網絡上提供商業服務。
由于具有低延遲和超快速的下載速度,隨著 5G 的到來,如短視頻一類的可視化的新聞產品有望變得越來越流行。
有報道稱,隨著5G網絡的推出,未來網絡數據流量視頻占比將達到90%。
錢蔚表示,她一直致力于建立一個人工智能編輯部,該部門有望在不久的將來改變編輯的工作方式,并為觀眾提供走進的服務。
“我們要俯下身去,‘結硬寨、打呆仗’,努力追趕新聞行業技術突破的趨勢。我們正在努力復制中國傳媒集團的大量視頻資源,這需要艱巨的工作。我們還利用公司的大數據平臺,將人工智能新聞平臺構建為一個創新中心,該中心整合了多種媒體形式。我們將全力以赴,抓住新時代帶來的機遇?!?br />美聯社視頻產品全球總監保羅·尚利表示,隨著Ticktok和Vlog等新平臺的出現,傳統媒體巨頭在爭取觀眾注意力和時間方面面臨著艱巨挑戰。
尚利說,短視頻產品將主導未來的新聞行業。
由于5G網絡和AI技術的推出勢頭強勁,尚利建議傳統媒體與科技公司合作,以適應新聞內容消費的變化。
“這是新聞行業面臨的挑戰,如果沒有與科技公司或技術部門緊密合作,我看不到其他解決方法。因此,我們希望看到編輯新聞機構與科技公司之間建立更多的合作伙伴關系。新聞行業在許多方面都面臨著巨大的挑戰,而且新聞公司還要事半功倍。而我們能夠實現這一目標的唯一方法就是技術合作?!?br />科技初創企業麒麟合盛網絡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的首席執行官李濤表示,將傳統公司與科技領域整合起來有助于提高他們對更多受眾——尤其是年輕一代——的吸引力。
“新聞公司面向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全球用戶。例如,在越南和印度等國家和地區,互聯網用戶的平均年齡約為25歲。傳統的新聞傳播方式嚴重依賴文字和圖片,很難獲得年輕聽眾的認可?!?br />李濤補充說,隨著5G的到來,區塊鏈等技術不僅將幫助新聞公司為消費者提供更好的服務,還將增加其抵制假新聞現象的能力。
以上是記者郭彥(音譯)為《北京時間》節目進行的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