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康奈爾大學的蘇米特拉·杜塔教授說,中國的技術熱潮是多年來穩定增長的自然結果。
“中國的增長是驚人的。許多人并沒有完全意識到,在2004年至2018年之間的14年間,中國經濟增長了6倍。我的意思是說,在過去14年中,經濟增長了6倍,幾乎沒有哪個國家想過要實現這樣的目標。因此,中國經濟的增長必將有助于中國數字產業的增長。”
根據《福布斯》報告,在最新全球頂級數字公司排名中,中國企業名列前茅。
手機服務提供商中國移動在該地區公司中排名最高,排在第八位,其次是互聯網巨頭阿里巴巴和騰訊。
杜塔教授說,中國在教育、基礎設施和技術方面的巨額投資為各種企業的成長提供了有利環境。
“中國在互聯網顛覆式成長和互聯網革命中飛躍式增長,今天像騰訊和阿里巴巴這樣的公司基本上都是在互聯網顛覆式成長基礎上建立的。因為中國在教育基礎設施和技術等方面進行了投資,所以才有這種可能。”
麻省理工學院互聯網政策研究計劃的技術政策總監泰勒·雷諾茲表示,中國技術進步的飛躍可以歸因于其對創新的奉獻。
“對我來說值得注意的是,在短短的12年中,中國之所以遙遙領先,部分原因是因為大范圍提倡創新。創新在中國的市場中扮演著更重要的角色。我認為中國在創新方面有一些特別之處。他們已經進行了數千年的創新。許多產品,比如紙張、煙花都來自中國。我認為創新已經融入了中國企業的基因之中。我認為中國在標準組織也發揮著更大的作用。他們以其他國家所沒有的方式加大技術發展,推動這些技術在國際范圍發展,因此中國處于領先地位是有道理的。”
工業和信息化部的數據顯示,到2018年底,中國的數字經濟規模已超過3萬億元人民幣或5000億美元,占當年國民生產總值增長總額的三分之一。
中國政府一直在努力利用數字經濟大潮帶來的機遇,將其增長方式從注重國民生產總值的增長轉變為更加可持續發展、更注重質量的增長。
從今年年初開始,中國就加快了下一代互聯網服務5G的部署,這是其在未來創造更多增長機會的戰略的一部分。
諾貝爾獎獲得者,紐約大學經濟學教授邁克爾·斯彭斯于2001年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他說,中國為發展5G和人工智能技術所做的努力將為未來的健康增長帶來好兆頭。
“5G使物聯網成為可能,而物聯網對諾如能源效率的事物具有直接而巨大的影響,因此我認為這是一個明智的方向,并將產生巨大影響。”
他補充說,隨著國家變得更加富裕,其能夠建立一個健全的生態系統,從而有助于在科技領域培養企業家精神,并有助于降低數字制造的成本。
以上是郭彥(音譯)在烏鎮為《北京時間》節目進行的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