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瑪麗·蒂洛森,我是史蒂夫·恩貝爾,這里是VOA慢速英語欄目《美國人物志》
想象你在20世紀30年代的美國 。一趟火車穿過鄉下 。現在是晚上 。你能聽到的唯一的聲音是火車引擎發出的孤獨的長笛聲 。火車的棚車里面有一群人坐在或者躺在地板上 。這些人很臟,衣服也破了 。在一個棚車里,一個留著長而卷的棕色頭發的小個子男人正在彈奏吉他歌唱 。他就是伍迪·格思里 。他正在唱一首關于一群在鎮子間穿梭尋找工作的男人的歌曲 。
伍德羅·威爾遜·格思里于1912年出生于美國俄克拉荷馬州 。格思里一家住在一個叫奧克瑪的農業小鎮上 。伍迪的父親查爾斯是一位買賣土地的商人 。伍迪的母親諾拉是一名教師 。她還喜歡彈鋼琴和唱歌 。伍迪小的時候,他的母親給他唱自己小時候學的歌曲 。這些歌曲講述了愛情、死亡和艱難時期的故事 。
伍迪早些年過的很快樂 。但是他年僅十歲時生活就開始變化 。一天,他的妹妹克拉拉把油灑在衣服上,不小心把自己點著了 。第二天她就死了 。伍迪從未忘記她的死亡 。
隨著時間推移,伍迪的母親開始表現異常 。她不能控制自己的言行 。很多人認為她瘋了 。因為這件事,格思里一家更加隱秘,因為他們試圖掩蓋諾拉的問題 。
失去女兒和妻子遭受的痛苦毀了查爾斯·格思里 。他開始喝酒 。他的生意不久就失敗了 。格思里一家離開了奧基馬,生活在俄克拉荷馬和德克薩斯的幾個鎮子 。年輕的伍迪不得不經常工作,而不是上學,因為家里很貧困 。
伍迪學的第一個樂器是口琴 。他通過看一個老人吹口琴來學習 。伍迪通過看他叔叔彈吉他學會了彈這個樂器 。20世紀20年代,伍迪住在德克薩斯州的彭巴鎮 。彭巴鎮被稱為“新興城市”,因為在彭巴鎮附近發現石油后 。這里就發展迅速 。
周末,伍迪和其他年輕人在城里的舞會上演奏音樂 。多年后,伍迪描述了歌唱對自己意味著什么:
“在你唱一首歌的時候,歌曲會讓人們聽到 。這會讓他們翩翩起舞,和你一塊唱 。唱歌最棒的地方在于你可以唱出你所想的東西 。你可以在一首歌里講述各種各樣的故事,并把你的想法傳達給另一個人 。”
伍迪喜歡通過音樂和其他人交流 。但是他不喜歡講很多關于他自己的事情 。一個原因就是,他不想讓別人知道他母親住在一家精神病院里 。諾拉·格思里患有亨汀頓氏舞蹈癥,這是一種破壞大腦和神經系統的疾病 。伍迪知道有一天他也可能會患上這種疾病 。
1929年,他17歲的時候母親去世 。那是美國經濟開始變緩的一年 。在接下來的七年里,很多美國人失去了他們的工作 。這段時期被稱為大蕭條時期 。
在彭巴鎮,油田都干了 。很多地方的農場都沒有收成,因為好幾年都降雨很少或者不降雨 。土地變得很干燥,風很容易就吹走表層土壤 。德克薩斯州、俄克拉荷馬州和其他州的這些地區被稱為塵暴區 。
像很多人一樣,伍迪·格思里也離開彭巴去到德克薩斯州和西南部找工作 。他經常坐火車旅行 。但是因為他沒有錢,他會跳到火車的棚車上免費乘車 。這通常是危險的,因為火車上的警衛會把他們扔下去或逮捕他們 。然而,伍迪覺得這種生活很刺激 。他最早寫的歌曲之一就是關于離開家、逃離風暴區的 。
伍迪·格思里于1933年與瑪麗·詹寧斯結婚 。他們有三個孩子 。三年后,伍迪離開家去了加利福尼亞 。他在旅行中遇到了各種各樣的人 。他也學習國家不同地域的很多歌曲 。但是對他影響最大的是他看到的痛苦 。他說:“當我看到那些在債務、疾病和憂慮下辛勤工作的人們時,我就知道有很多東西可以用來創作歌曲 。”
在加利福尼亞,伍迪通過彈奏吉他和唱歌賺錢 。后來,他開始和一個朋友瑪克辛·克里斯曼在一個電臺節目表演 。人們叫她阿佐羅 。他們有洛杉磯最受歡迎的電臺節目之一 。他們演唱伍迪創作的關于社會問題的歌曲 。他最好的歌曲講述的是美國人在大蕭條事情面臨的困難 。這首歌講述的是煤礦開采的危險 。歌曲名為《將死的礦工》 。
1938年,伍迪·格思里離開了電臺節目去加州游歷 。他發現很多失去土地逃離塵暴區的人的情況變得更糟了 。
很多的“塵暴區難民”只能找到像摘果子這樣的季節性農場工作 。農場主沒有付給這些工人多少錢 。工人們住在營地里,那里通常很臟,也沒有自來水 。饑餓和疾病在蔓延 。營地的人們似乎失去了所有改善他們生活的希望 。伍迪為他們寫了一首名為《塵暴區難民》的歌曲 。
工人營地的壓迫和惡劣條件讓伍迪·格思里感到憤怒 。他開始幫助勞工組織建立工會幫助工人 。下周,我們講述他是怎樣去到紐約,成為一名知名的音樂家 。
譯文為可可英語翻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