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是科學美國人——60秒科學
像谷歌地球這種衛星圖像,讓地球另一端的生態學家得以輕松地查看熱帶雨林的狀況,比如看看是否存在偷渡路徑和非法伐木 。但這種信息是有限的 。
“衛星數據通常在事后才會告知你發生了什么事 。”環境科學新聞網站Mongabay. com的創始人瑞特·巴特勒說到 。在《科學》期刊刊登的一篇觀點文章中,他和同事寫道,錄音能作為另一種環境保護工具,來補充衛星數據 。
“你可以設置警報 。這樣你就能實時地聽到電鋸聲或槍聲 。你就可以在潛在的森林砍伐發生前采取行動 。”
小型錄音設備——其中有一些是太陽能的,還可以與手機網絡相連用于上傳數據——這也使生態學家有能力監聽叢林多樣性隨時間的變化:“如果你身處原始森林中,你會更容易感受到音景的所有頻率都被不同物種所占據 。(完整的森林錄音)這些聲音包括昆蟲、鳥類、哺乳動物、青蛙等生物 。”
作為對比,以下是一片森林經過選擇性采伐之后的聲音,選擇性采伐指一些樹林被砍伐,其他樹林繼續保留 。“當你進入一個遭破壞更嚴重的生態系統時,你會發現音景中各個頻率之間的差別也會越大 。”某些昆蟲的叫聲占主導地位 。而隨著遭破壞程度的上升,叫聲的多樣性會繼續下降 。
雖然人耳聽覺靈敏,但算法是比人耳強大得多的工具,它可以梳理數千小時的數據,以更詳細地了解熱帶生物多樣性的變化 。“因此,如果你能為某些物種或動物群體創建簽名,然后運行一種算法,將這些聲音模式與所有聲音數據進行匹配,你就能對變化進行測量了 。”
如今,包括畜牧業、棕櫚業、大豆業和造紙業在內,許多產業都在致力于實現森林零砍伐的目標,而這可能很難衡量 。但通過將衛星數據、隱藏的相機探頭與錄音相結合,生態學家的眼睛和耳朵就能隨時監測叢林的情況 。
謝謝大家收聽科學美國人——60秒科學 。我是克里斯托弗·因塔利亞塔 。
譯文為可可英語翻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