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遺忘的羅興亞人
兩年前,70多萬羅興亞人逃往孟加拉國 。他們從緬甸的軍事襲擊中逃脫 。該國武裝部隊焚燒羅興亞人的村莊,殺害社區成員,強奸婦女和兒童 。
聯合國稱這次軍事行動為“種族滅絕” 。國際社會的回應是為緬甸鄰國孟加拉國考克斯巴扎爾及其周邊地區的無國籍難民提供援助和庇護 。
然而,緬甸北部若開邦仍有約12.8萬羅興亞人和其他無家可歸的穆斯林 。他們滯留在(緬甸)實兌的難民營里 。他們是一群被遺忘的人 。
緬甸政府阻止人權組織和媒體進入難民營,調查被報道的侵犯人權行為 。美國之音采訪了難民營里的一些人 。
37歲的羅興亞婦女莫慕拉(Maw Mura)是實兌難民營的一員 。她告訴美國之音:“住在難民營就像囚于監獄或雞舍一樣,青少年、已婚父母和老年人不宜住在狹小的房間內 。”
莫慕拉已經在包圍難民營的鋒利鐵絲網后面生活了7年 。2012年,當地的武裝佛教徒燒毀她的房屋和村莊后,她流落到難民營里 。
到達難民營數月后,莫慕拉的丈夫去世了,她獨自撫養著孩子 。她的行為受到限制 。她和孩子們與另一戶家庭合住在由金屬和木頭搭建的單間住所內 。
莫慕拉告訴美國之音,“我想回家” 。
緬甸政府已經開始在附近修建新的房屋,以便“關閉”難民營 。但到目前為止,沒有羅興亞人獲準離開該地區 。
Win Myat Aye博士是緬甸社會福利暨救濟安置部長 。他說,緬甸政府正在根據聯合國前秘書長科菲·安南的一份報告采取行動,該報告旨在讓若開邦恢復和平 。
但人權組織表示,(緬甸)政府只是按照報告中列出的其中一些建議行事 。羅興亞人最迫切的要求被拒絕了:公民身份 。
沒有公民身份,他們無法享受醫療和教育,不能創業,也不能回家 。
穆罕默德·努爾(Mohammad Noor)自2012年以來一直住在難民營內 。他說:“另建難民營是行不通的 。除非我們重新定居在原來的地方,否則我們將會永遠分離 。”
他將目前的形勢與以色列和巴勒斯坦進行了比較 。他說,這些團體被分開是為了讓以色列政府和權勢群體受益 。
拉拉(Hla Hla)是實兌難民營中兩個孩子的母親 。她只是簡單地表示:“我們想要重新過上孩子有學上,我們有活兒干的生活 。”
卡蒂·韋佛為您播報 。
譯文為可可英語翻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