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菲絲·拉伯蒂斯,我是史蒂夫·恩貝爾
這是由阿蒂·肖的樂隊在1938年演奏的音樂《漫步起舞》 。
這是科爾·波特創作的近一千首歌曲之一 。在他73年的生命里,他出版了500多首這樣的歌曲 。波特的大部分歌曲創作于20世紀20年代、30年代和40年代 。然而,它們仍然像他寫的時候一樣鮮活 。
科爾·波特的歌曲至今仍在演唱和演奏 。這些歌曲在音樂劇院,爵士俱樂部,甚至搖滾音樂會演出 。一部關于他生活的電影于2004年上映,名為《小可愛》 。凱文·克萊恩在電影中飾演科爾·波特 。阿什利·賈德飾演他的妻子琳達·波特 。現在流行的年輕演員在電影中演唱他的歌曲 。我們將在稍后的節目中播放這部電影中的一些歌曲 。
科爾·波特于1891年6月9日出生在美國中西部的印第安納州 。他的家庭富有且受過良好的教育 。他的母親凱特在他很小的時候就指導他學習音樂 。他十歲時寫了第一首歌 。
年輕時,他被送到東部康涅狄格州紐黑文的耶魯大學學習 。在業余時間,他繼續寫歌 。其中兩首獻給了耶魯大學:《耶魯斗牛犬》和《賓戈·伊萊·耶魯》 。人們現在依然在那里演唱這兩首歌曲 。
在耶魯大學完成學業后,科爾·波特前往馬薩諸塞州劍橋的哈佛大學學習法律 。那個計劃只持續了一年 。一天晚上,在一個聚會上,他為學生和教授們演奏了他的一些歌曲 。法學院院長對他說 。“你為什么學法律?”他問道 。“你不擅長這個 。你為什么不去哈佛音樂學院,然后為音樂劇寫劇本呢?”后來,波特說:“我以前從未有過這種想法 。”
當時,音樂劇在美國非常受歡迎 。這是因為當時幾乎沒有音樂唱片 。廣播節目還在發展中 。因此,詞曲作者必須在音樂劇領域工作才能獲得成功 。科爾·波特在1916年創作了他的第一部音樂劇 。當時他還是哈佛的學生 。這個節目的名字叫“先看美國” 。它是在紐約市百老匯劇院地區制作的 。
演出完全失敗了 。波特想離開這座城市,直到人們把它遺忘 。于是,他去了歐洲 。在接下來的13年里,他大部分時間都呆在那里 。
在此期間,科爾·波特因他的派對而出名 。他的客人是來自歐洲各地富有、愛好享樂的人 。他們喜歡他,因為他聰明有趣,知道如何享受生活 。他們喜歡他在派對上演唱的歌曲 。科爾·波特在這里唱他的歌《你是最好》 。
在法國,科爾·波特遇到了后來成為他妻子的那個女人 。她是一個美麗而富有的美國人,名叫琳達·李·托馬斯 。他們于1919年結婚 。波特夫婦舉行了一連幾天的聚會 。他們有那么多錢,可以做任何他們想做的事 。他們也確實做了 。他們共同的生活是尋找刺激、冒險和快樂 。
盡管如此,科爾·波特仍然是一位認真、勤奮的作曲家 。他為他的歌曲寫歌詞和樂曲 。歌詞和音樂總是完美地結合在一起 。他的歌有趣、性感、聰明 。它們很有趣——充滿了小笑話和隱藏的含義 。他最早的熱門歌曲之一是《來做吧(讓我們相愛)》 。這是在1928年為一個名為“巴黎”的節目寫的 。艾拉妮絲·莫莉塞特在關于科爾·波特的電影《小可愛》中演唱了這首歌曲 。
波特的一些朋友認為他可能不會成功 。一位叫埃爾莎·麥克斯韋爾的朋友對他說:“你太棒了 。你的話的幽默和詩意遠遠超出了人們的想象 。然而,總有一天,”她補充道,“你會讓公眾達到你自己的水平 。”那么世界就是你的了 。”
科爾·波特的大部分歌曲都是關于愛和欲望 。在這些歌寫成的時候,他們延伸了當時社會可接受的極限 。這些話往往出人意料,有時甚至令人震驚 。他們直接或間接地談論性和毒品使用 。有些歌他只唱給他的朋友聽 。
評論家認為《出售愛情》是波特最好的歌曲之一 。他在1930年為百老匯音樂劇《紐約客》寫了這首歌 。多年來,這首歌曲都禁止在美國電臺播放 。這是薇薇安·格林演唱的新版本 。
波特的許多歌曲都是用小調寫的 。這給了歌曲一種悲傷和渴望的感覺 。然而,他們也會有一種非常興奮的感覺 。美國作曲家艾倫·J·勒納說,只有科爾·波特才能真正“寫出”激情 。一個例子是《夜以繼日》 。這首歌被認為是科爾·波特寫過的最好的歌 。這是一種近乎瘋狂的浪漫愛情 。
波特是在摩洛哥旅行時想到這首歌的 。他聽到了鼓聲和一個人的祈禱聲 。這首歌有一種不斷跳動的聲音,一遍又一遍 。就像一個情人,日夜不停地想著他的愛 。
這首歌《夜以繼日》是在1932年百老匯音樂劇《同性戀離婚者》中引入的 。偉大的舞蹈家兼歌手弗雷德·阿斯泰爾扮演男主角并演唱了這首歌 。
《夜以繼日》在全世界都很有名 。科爾·波特成為美國有史以來最偉大的詞曲作家之一 。今天有許多不同歌手和音樂家都錄制了這首歌曲 。這是關于科爾·波特《小歡喜》中由約翰·巴羅曼和凱文·克萊恩演唱的《夜以繼日》的版本 。
在下周的節目中,我們將講述更多關于科爾·波特的生活,并為您帶來更多他的音樂 。
譯文為可可英語翻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