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克·斯齊弗林:本期節目再次關注氣候變化的問題,不過是從另一個角度
。瓦萊麗·克恩任職于阿拉斯加公共媒體,他深入了解了藝術家是如何通過冰川融化來進行音樂創作的 。本期節目是帆布系列藝術與文化報道的部分內容 。馬修·伯特納,作曲家、生態聲學家:我之前出去錄下過風的聲音,那一天的雪下得很大,路上都是冰
。我回到了樓里,我渾身都是冰雪,胡子上也有 ??梢哉f是渾身都凍住了 。然后有人跟我說:馬修,你干啥呢?我說:我在作曲 。畢竟我是作曲家,是聲音藝術家,也是生態聲學家 。我每天要跟環境里的不同聲音打交道,我通過與自然對話來創作音樂和聲音藝術 。所以我尤為關注氣候變化問題 。所以,我對反映氣候變化的作曲很感興趣,我試圖關注這方面并將大自然當成我的樂器 。我經常用冰川、雪、風等事物來作曲,這些都讓我以聲音的方式來感受氣候變化 。雪堤受風雪敲擊的聲音就像低音鼓一樣 。你知道,我有時候會去山里,聆聽并記錄那里的聲音 。有時候我坐在電腦前編程 。有時候,我坐在桌前創作音樂 。我的生活永遠不會無聊 。我曾做過一張專輯,名叫《冰川的音樂》,目前已面世 。這張專輯就像是對冰川的時間快照一樣 。隨著冰川的融化,時間也像回退了一樣,這就會有某種聲音上的標簽 。然后冰川就會越來越小 。這個過程也是有聲音的額,因為融化的水從冰山側面流出來,在冰山側面形成湍急的河流 。這個聲音對我而言也是冰川的一種聲音的標簽,是冰川融化一種先進的表達方式 。我之前研究音樂的時候就對自然世界的聲音印象深刻,總體來說,是對阿拉斯加茫茫的地貌感到震撼 。所以,我創作音樂的源泉就是這些自然景象 。隨著我年齡的增長,環境也開始發生改變,我開始聽到我喜歡的這些聲音也發生了變化
。我希望人們也能感覺到什么 。如果音樂是用自然景象來創作的,比如冰川,那么我們是否會感覺與冰川的聯系更緊密呢?我們是否會用不同的方式來思考這些自然景象呢?通過創作這些作品,我們也是在記錄世界 。以后,或許像馬塔努斯加冰川這樣的冰川會發出不同于現在的聲音(如果那時候它還能發聲的話) 。我依然希望我們能改變氣候變化,這樣冰川就不會消失 。每當想到地球上有100萬種生物在未來幾年里要滅絕我就感到壓力倍增 。而當想到北極的一些動物也在這即將滅絕的100萬種生物里時,我就會想我能做什么之類的問題 。音樂真地能助力阻止生物滅絕嗎?不,不能 ?;蛟S音樂可以用于科學、政策、藝術的合并之中,這幾樣元素的合并可以從某種程度上改變氣候變化 。譯文為可可英語翻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