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是科學美國人——60秒科學
有一種音樂類型叫做“放松音樂” 。(音頻片段:冬至黎明)這種音樂又被稱為“冥想雙耳音樂”,因為其包括立體聲錄制音樂,有時還包括帶有節拍圖案的正弦音“雙耳節拍” 。但這一切都比輕柔的肖邦樂曲更令人放松嗎?(音頻片段:《肖邦降E大調第2號夜曲》)
研究人員嘗試回答了這個問題,他們讓30名年齡在18歲到80歲之間的實驗參與者戴上降噪耳機,一個接一個地坐在舒適的椅子上 。他們面前的桌子上放著一個滑塊,當研究人員播放時,參與者可以在滑塊上表明他們聽音樂時警覺和放松的水平變化,研究人員播放的音樂有舒緩的新世紀音樂(音頻片段:《Loxley Sansula》);舒緩的肖邦樂曲(音頻片段:《肖邦降E大調第2號夜曲》)或莫扎特更為活潑的作品(音頻片段:《莫扎特降B大調嬉游曲》) 。
根據滑塊顯示的信息,無論年齡大小,所有參與者都被莫扎特的樂曲所震醒 。而“放松音樂”確實能令人冷靜放松 。但效果卻不會比肖邦的樂曲更好 。而在聽后調查中,只有十幾歲和二十幾歲的聽眾表示,在聽立體聲的豎琴和鳥鳴時會感覺稍微平靜一些 。所有這些都表明,放松音樂雖然有令人放松的效果,但與舒緩的古典樂相比,它并沒有任何獨特的安撫能力 。即使是有“雙耳節拍”的放松音樂也是如此 。這項研究發表在《音樂療法雜志》上 。
不過,科學家認為新的放松音樂有自己的優勢 。與古典音樂相比,放松音樂的文化內涵更少,所以這種音樂可能更適合在醫院的候診室播放 。而如果你想在睡前放松一下,那這些新的放松音樂可能不太會在腦子里循環 。(音頻片段:《肖邦降E大調第2號夜曲》)
謝謝大家收聽科學美國人——60秒科學 。我是克里斯托弗·因塔利亞塔 。
譯文為可可英語翻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