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省事”是第一個將政府服務整合到移動設備中的微信小程序。
當地居民可以掃描二維碼以使用此應用程序并用真實姓名注冊。之后,他們可以通過這個小程序提交請求。
家住廣東省深圳市的蘇麗平腿部有殘疾。去年她不小心遺失了殘疾證。這給她的日常生活帶來了很多不便。“粵省事”這個小程序幫她解了燃眉之急,她在上面重新申請了殘疾證。
“后來有殘疾人朋友給我介紹,有個程序你試一試。操作起來覺得比較簡單、快捷,很短的時間就把這個證辦下來了。”
在應用程序申請后,蘇女士一周多就拿到了新證,這要在以前,起碼得一個月。
“這個小程序的開發可以說給殘疾人帶來了更為便捷的服務,為我們殘疾人辦事節省了時間,也不用跑來跑去了,省了很多心,也省了很多事兒。”
王新輝負責“粵省事”小程序的開發運營。他說,這款小程序旨在解決老百姓關心的問題。
“我在做產品開發的時候,產品團隊做了兩個月調研,老百姓到底想方便辦理哪些事情。所以,我們第一批上線都是高頻事項。什么是高頻事項?主要是幾個方面,比如第一是公安,比如說駕照的,居民電子身份憑證的業務。第二是社保的。把高頻事項放在第一位,就是老百姓真正關心的,喜歡用的東西放在第一位。”
這款應用程序自一年前上線后成績相當亮眼,目前實名用戶已超過1300萬,日均頁面訪問量約900萬次。
高尚省是廣東省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副局長。他解釋了這些數字背后的含義。
“日均查詢量能達到900多萬人次。數據也可以看到,這個是非常受大家歡迎的。廣東有一億多人,1300多萬意味著什么?就是八個廣東人就有一個人用這個‘粵省事’小程序。這是非常好的一個信息,說明大家喜歡這個小程序,喜歡我們用技術讓生活變得更美好。”
目前“粵省事”可為群眾提供687項高頻服務事項。官員表示,他們將不斷增加和優化“粵省事”的服務事項,更好地為人民服務。
CRI新聞,王龍妍(音譯)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