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學畢業生希望工作具有使命感
卡米爾·羅伯茨在成長過程中,總是看到自己未來會從事科學領域的工作 。
她的父母都是化學博士,她想以他們為榜樣從事醫學研究 。
這不僅是因為她喜歡科學研究,這位出生于賓夕法尼亞州的24歲女孩說,她的父母教會她助人的重要性 。在她看來,醫學研究是幫助改善社會的一種方式 。
而且,在該領域接受教育,有可能找到高薪的工作 。
因此,2013年,羅伯茨開始在華盛頓特區的喬治·華盛頓大學學習生物醫學工程 。
在那學習的四年時間里,她義務幫助城市里的孩子們,還為幾位教授擔任助教 。
這些經歷讓她了解到其他更具個性化的助人方法 。
2017年完成學業后,羅伯茨在美國國家心理健康研究所擔任研究職位 。但她很快就開始對自己的工作感到非常不滿意 。她想要改變 。
羅伯茨告訴美國之音:“對我來說,更重要的是我能看到、感覺到的日常影響,并且擁有更多的控制感 。”
因此,在2018年,羅伯茨接受做一份她發現更有趣的工作:教學 。她開始在華盛頓特區的一所私立高中匯通學院教授科學課程,這所學校為有非傳統需求的學生提供服務 。
羅伯茨以前的許多同學和同事,現在從事的工作掙得都比她多 。許多人也比她有更多的空閑時間 。但羅伯茨說,她不會為了掙更多錢或擁有更多自由的時間,而放棄現在工作中體會到的創造性和目的感 。
羅伯茨并不是唯一有這種感覺的人 。事實上,幾項新研究表明,越來越多的美國大學畢業生在尋找工作時,關注的不僅再是高薪 。專家表示,這可能會極大地改變雇傭雙方的關系 。
今年4月,就業網站發布了一份2014年至2018年間,應屆大學畢業生就業興趣的研究報告 。在四年的時間里,最受關注的工作從高薪的商業和金融業就業機會,轉變為藝術和社會服務領域的工作 。
Indeed招聘實驗室的經濟學家尼克·邦克認為,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在于美國目前正經歷著強勁的經濟勢頭 。邦克表示,由于雇主的高需求和低失業率,畢業生更有可能轉向那些對他們來說更具風險的職業領域 。
他說:“人們對世界有自己的看法,在供應趨緊的勞動力市場上,應屆畢業生將更能找到符合這些看法的工作 。”
同樣在四月,研究機構蓋洛普咨詢公司和緬因州的貝茨學院發表了一份關于美國大學畢業生職業興趣的聯合研究報告 。
研究人員調查了2200多名四年制大學畢業生,詢問他們想從工作中獲得什么 。受訪者年齡在21到55歲之間 。大約80%的人表示,從工作中感受到一種使命感非常重要或極其重要 。
到底什么才是“使命感”?
麗貝卡·弗雷澤·希爾說,這來自于在工作中確定對你有意義、同時也影響到其他人的目標 。
弗雷澤·希爾是貝茨中心使命工作項目的教職主任 。
弗雷澤·希爾指出,研究顯示,在研究中代表每一代人的受訪者都希望在工作中找到使命感 。蓋洛普進行的其他研究也表明,如今的年輕人,通常被稱為“千禧一代”,他們比前幾代人更想擁有使命感 。
弗雷澤·希爾還特別提到,過去,雇主提供的工作保障比現在大多數工作都要高 。一個人通常會為一家公司工作一輩子,這家公司在員工退休后,向他們提供經濟方面的資助 。因此,即使員工體會到的使命感并不是那么強烈,但至少也能感覺到與雇主有更為私人化的聯結 。
“這種情況已經一去不復返了,”弗雷澤·希爾說 。“所有即將畢業的學生都將進入這樣一個世界,在這個世界里,能夠照料他們的公司更少了 。正因為如此,他們知道這種使命感只能來自自身內部 。”
她說,工作有意義,使人們在精神和軀體上更健康的可能性提升了九倍 。這也會使他們成為更優秀的員工 。
但是,一個人所擁有的工作并不一定會使其具有使命感 。相反,使命感來自于員工如何與他們的職責相聯結 。
例如,一個辦公室職員可能感受不到自己在拯救地球 。但是弗雷澤·希爾說,如果雇主花時間找出員工的興趣所在,并使他們的責任圍繞其興趣所在,那么員工就能與他們的工作形成更加明確的聯系 。
她還補充到,各類院校可以幫助學生在畢業前找到他們的使命感 。學校可以幫助學生找到實習機會,教授們可以提供課堂作業,讓學生們思考他們的職業目標,并討論他們對工作的真正期望 。
譯文為可可英語翻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