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國際版權交易會開幕式上8個項目現場簽約,簽約總額超過137億元,約合20億美元。
青島市副市長王家新希望這一活動有助于改變當地經濟的增長模式。
“加強版權保護和推動版權產業發展,讓創新成為經濟發展的新引擎,對于實現產業升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2013年開始,青島已連續三屆成功舉辦國際版權交易會,在國內外版權領域產生廣泛影響。”
官方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網絡版權產業規模達7423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7%。
馬振翼是美國加州教育廳對外合作事業部部長。
他說,中國建立了既符合中國實際又符合國際規則的知識產權制度。
“第一次來中國是15年前,那時我去的深圳。好像隨時隨地都可以買到不是正版的東西,但現在越來越難了。事實上,我非常明確地感覺到,從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在版權的保護上執法也越來越嚴厲,我認為這對于國家經濟是非常重要的一環。”
近些年來,中國政府重視保護專利、商標和版權等各類知識產權。
澤靈文化傳媒是一家專注于為全球市場創建知識產權、開發故事和制作內容的公司。
該公司于2010年在青島成立。弗蘭克·安東內利是澤靈美國總裁。
他說,中國加強版權保護的努力得到了國際社會的認可。
“知識產權在國際上是一項十分重要的權利,值得一提的是,隨著全球人數的增加,世界卻越來越小了。更多受知識產權保護的產品會在全球以不同形式被分享,特別是我看到在中國已經認識到了版權的重要性,愿意走在保護知識產權的世界前列,越來越多的產品受到保護并發行,這是我今天在博覽會的所見。”
來自國內外的156家企業參加今年在青島舉辦的包裝食品、出版、動漫、電子游戲、玩具等行業的版權交易會。
張瀟在青島出版集團工作。
“這是一種新的走出去模式,之前走出去的模式多數是把中國的版權原封不動地給外國出版社,讓外國出版社將書進行翻譯和出版,但是這個項目的過程不是,我們作為項目的全資的出資方,我們是雇外國人寫中國的書,然后合作,做的這個海外的發行。我們通過合作投資的方式來進行海外的市場開拓。”
去年,中國對外支付的知識產權使用費達到近360億美元,較前一年同期增長24%。
從1997年到2018年,這些特許權使用費平均每年增加22%。
這些款項主要來自電子、電信和汽車制造業,占特許權使用費的40%以上。
CRI新聞,關浩(音譯)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