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接北京到河北張家口的京張高鐵全線貫通。
這條路線為籌備2022年冬季奧運會而建造,因為冬奧會將由這兩個城市共同舉辦。
該線路預計在今年年底投入運營。
一項自動化技術將應用于這一線路上,該技術可以實現列車自動發車,區間自動運行,到站自動停車,停車后自動打開車門。
這一技術已經在京沈高鐵線上進行了試驗工作,試驗的最高時速達到350公里。
張鍇是參與試驗的一名高鐵司機。
“以前,這些儀器都需要我來操作、檢查、確認,但現在用了自動駕駛系統之后,我屬于一個備份系統。它在工作,我在監督。”
趙紅衛是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首席研究員。
他表示,未來高鐵維護方面也將進一步的智能化。
“我們現在的檢修基本是定時休(計劃休),就是說到一定的周期我們修。我們會進一步朝著狀態修,就是出現故障之后我們去維修(轉變)。當火車需要修理時,智能系統會及時通知我們。”
今年初,時速160公里的“復興號”已經正式上線運營。
接下來,時速250公里的“復興號”也有望在今年底上線。
姚建偉是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首席研究員。
“我們造出了‘復興號’,但是我們還要提升軟實力,我們要制定國際標準,這樣我們才能成為高鐵的大國或者是強國。”
到2018年底,中國高鐵營業里程達到2.9萬公里,超過世界高鐵總里程的三分之二。
CRI新聞,肖毅(音譯)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