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有數百萬中國游客到俄羅斯旅游。
顏筱是中國最大的在線旅游機構攜程旅行網公共事務部高級經理。
她表示,俄羅斯的“紅色旅游”資源深受中國“銀發一族”喜愛。
“在莫斯科,游客們可以欣賞帶有鐮刀和錘子標識的蘇聯時期建筑,在紅場瞻仰列寧墓、長明火;在烏里揚諾夫斯克,列寧故居、列寧廣場等諸多建筑都有革命導師的印跡;在圣彼得堡,打響十月革命第一炮的傳奇戰艦‘阿芙樂爾’號停泊在涅瓦河畔,吸引著來自中國和全世界的游客登艦參觀。”
中國的年輕一代則更喜歡俄羅斯的自然風光,比如冰雪景觀和北極光。
深圳市民王曉藝就曾與朋友們一起前往北冰洋岸邊一座位于俄羅斯北部的村莊。
在那里,她第一次親眼看到了北極光。
“我們就是奔著極光去的。在一片空地上面,突然極光就出來了,肉眼可以清晰地看到,很大一片,而且極光是流動的。我們就覺得好幸福啊,很激動,就在那拍照。”
近年來,為促進兩國旅游業發展,中俄兩國互辦了“旅游年”等活動。
兩國還采取了相互簽證便利化措施。
莫斯科旅游局相關負責人季赫年科·阿列克謝表示,莫斯科已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來為中國游客提供方便。
“我們為中國游客建立了相應的旅游設施,還為他們印制了一本名為《中國朋友》的小冊子,其中包含了有關莫斯科商店、飯館、酒店、博物館等旅游場所的信息。另外,我們還潛心研究中國人的文化,了解他們對什么感興趣,學習如何跟他們進行正確的交流。”
中俄兩國旅游交流合作領域不斷拓寬。
兩國的交流已經從國家和省級層面交流合作向城市層面、甚至是二三線城市推進。
中國文化和旅游部國際交流與合作局副局長李健鋼表示,中俄兩國旅游合作大有可為。
“我們要進一步營造更加便利舒適的旅游環境,進一步提升互聯互通和簽證便利化,加強旅游基礎設施的硬聯通,推動服務標準的軟聯通。讓市場主體和商業機構參與到中俄旅游交流合作之中。”
中國是俄羅斯最大的游客來源國,數據顯示,去年有超過200萬中國游客獲得了俄羅斯旅游簽證。
同時,俄羅斯赴華游客也超過240萬人次。
CRI新聞,肖毅(音譯)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