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芭芭拉·克萊恩,我是史蒂夫·恩貝爾
阿瑟·米勒的幾部戲劇可能會在未來的許多年里上演 。評論家認為原因是,米勒可以戲劇化普通人在他們的日常生活中遭遇的情感傷痛 。
一位評論家曾經把米勒描述成一個為普通人服務的活動家 。在他最著名的戲劇之一《推銷員之死》中,他很好地證明了這一點 。主人公是一個在商業上成功的夢想破滅的人 。
但是米勒對普通人的興趣并沒有阻止他探索社會的主要問題 。例如,在《薩勒姆的女巫》中,他展示了當不合理的厭惡和恐懼導致人們指控無辜的人犯下可怕的罪行時會發生什么 。
他其他一些著名的戲劇包括《都是我的兒子》,《橋頭眺望》和《墮落之后》 。
阿瑟·米勒于1915年出生在紐約市 。2005年,他在康涅狄格州羅克斯伯里的家中去世 。在六十年的時間里,他創作了一個又一個的戲劇作品 。米勒因他的戲劇贏得了很多獎項 。其中包括普利策獎、紐約戲劇評論家協會獎和托尼獎 。1984年,華盛頓特區的約翰·F·肯尼迪表演藝術中心表彰了他一生在戲劇方面的工作 。
米勒還為電影創作故事 。例如,他為女演員瑪麗蓮·夢露寫了《不合時宜的人》 。米勒的電視劇《為時間而戰》講述了二戰期間奧斯威辛納粹死亡集中營的一群囚犯的故事 。米勒也是一位爭取人權的政治活動家 。但米勒最喜歡的是在劇院里表演的戲劇 。
阿瑟·米勒在紐約長大 。他的父親伊西多·米勒制造服裝,并經營一家商店 。但是父親在20世紀30年代的經濟大蕭條中損失了他的錢 。這家人不得不從曼哈頓一套昂貴的公寓搬到布魯克林的一所小房子里 。
在大蕭條期間,亞瑟為了上大學做了很多工作掙錢 。1934年,他開始在安阿伯的密歇根大學學習英語 。米勒在學校時因寫劇本而獲獎 。米勒完成學業后回到了在紐約的家 。他娶了自己大學的女朋友瑪麗·斯萊特里 。在婚姻結束前他們生育了兩個孩子 。
1944年,阿瑟·米勒的第一部主要戲劇在百老匯上演 。這部戲劇是《鴻運高照的人》 。然而,這部戲劇沒有給他帶來好運 。它只演出了四場 。但是他的第二部百老匯戲劇《都是我的兒子》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并在1947年獲得了幾個獎項 。
《都是我的兒子》講述的是一個制造二戰飛機部件的制造商 。其中一個兒子因父親犯下的罪行而死 。在戲劇中,米勒審視了獲得成功的壓力和個人責任的關系 。
米勒的偉大戲劇《推銷員之死》于1949年在百老匯上演 。他寫這個戲劇時33歲 ?!锻其N員之死》質疑了美國社會中人們獲得經濟成功的壓力 。他在這部戲劇中繼續探索了父親和兒子的關系 。
該劇的主人公是60歲的威利·羅曼 。故事開始于威利生命的最后一天 。他是一名旅行推銷員,被解雇了 。他也發現自己作為一個父親也失敗了 。威利考慮自殺 。
威利的妻子琳達發現他極度悲傷,非常危險 。但他們的兒子比夫批評了父親的奇怪行為 。她用美國戲劇界最著名的幾句話來回答:
琳達:“我不是說他是一個偉大的人 。威利·羅曼從沒有賺很多錢 。他的名字也從未出現在報紙上 。但是他是一個人,一件糟糕的事情發生在他身上 。所以必須要注意 。不能讓他像老狗一樣掉入墳墓 。注意,一定要注意到這樣的人 。你說他瘋了...”
比夫:“我不是這個意思...”
琳達:“不,很多人覺得他失去了他的平衡 。但是,你不需要很聰明就知道他的問題是什么 。這個男人累壞了 。”
琳達知道威利極度疲憊 。他厭倦了生活 。在戲劇結束前,他自殺了 。琳達在威利的墓地對他說:
“我找了又找,我還是不明白 。威利,我今天支付了房子的最后一筆款項 。今天,親愛的 。沒有人會回家...”
《推銷員之死》對美國大眾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很多人在這個夢想破滅的受害者威利·羅曼中看到了自己的生活 。美國人討論了正在變老的商人的經濟擔憂 。但是并不是只有美國人認同劇中的觀點 。這部劇被翻譯成約30種語言,并且在世界各地演出 。
阿瑟·米勒對現代美國生活的批評影響了他另一部最重要的作品 ?!端_勒姆的女巫》于1953年第一次出版 。20世紀50年代的美國極度畏懼共產主義 。有時候這種畏懼是不合理的 。
米勒通過將他的戲劇置于另一個困難時期來審視美國歷史上的這段艱難時期 。《薩勒姆的女巫》的故事發生在17世紀 。這部戲劇是根據發生在馬薩諸塞州塞勒姆的審判寫成的 。劇中的年輕女性控告她們不喜歡的人為邪惡的女巫 。無辜的受害者經受著審判和處刑 。這個故事顯示了不受控制的懷疑和恐懼帶來的悲劇后果 。在美國和全世界,《薩勒姆的女巫》的出版量超過了米勒的其他任何戲劇 。
就像《薩勒姆的女巫》中的受害者一樣,劇作家自己也成為了被懷疑的對象 。1956年,美國國會的一個委員會命令他出示證據 。20世紀40年代,他參加了幾個由共產黨組織的會議 。國會委員會想知道其他參加共產黨會議的人的名字 。
阿瑟·米勒表示他不是個共產主義者 。但是他不會告訴委員會任何名字 。他因違反國會命令被判有罪 。但是后來,法庭取消了那次裁決 。米勒是幸運的人 。此前一些不回答國會問題的人進了監獄服刑 。
1956年,另一件幸運的事發生在這位劇作家的身上 。米勒娶了美麗的好萊塢女演員瑪麗蓮·夢露 。但是他們的婚姻出現了問題 。夢露有情緒問題 。他們幾乎沒有隱私,因為媒體到處跟著這對有名的夫婦 。
1961年,米勒為他的妻子寫了的電影《不合時宜的人》 。這部電影通過三個陷入困境的人的生活探索了美國西部 。在這部電影完成后不久,阿瑟·米勒和瑪麗蓮·夢露就結束了他們的婚姻 。一年后,夢露死于服藥過量 。
1964年,米勒寫了另一部戲劇《墮落之后》 。評論家稱這是一部關于米勒自己生活的戲劇 。他們批評他把主角的妻子描繪成一個依賴毒品并自殺的女人 。他們稱這個角色是基于瑪麗蓮·夢露創作的 。但是米勒否認了這一點 。
1962年,米勒第三次結婚 。他妻子是著名的攝影師英格·莫拉斯,他們有一個女兒 。莫拉斯于2002年去世 。米勒曾經說,即使在他和英格結婚將近四十年之后,人們仍然會問他關于瑪麗蓮·夢露的事 。
阿瑟·米勒也寫作短篇小說,他寫了一本關于他生活的書《時移世變》 。他曾經寫道,當他年輕的時候,他想象著,除了醫生挽救生命之外,“寫一部有價值的劇本是一個人能做的最重要的事情 。”百老匯的劇院老板也同意這一觀點 。在米勒逝去的哪一天,百老匯劇院的燈光熄滅了一分鐘,以向阿瑟·米勒致敬 。
譯文為可可英語翻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