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是科學美國人——60秒科學
海洋環境變得越來越嘈雜 。沿海地區是最喧鬧的地方之一,就像這段在馬里蘭州大洋城沿海17英里處錄制的水下錄音一樣 。(音頻片段:馬里蘭州的船只噪音)
噪音可能給海洋哺乳動物造成問題,因為它們和我們一樣用聲音進行交流 。“就像在吵鬧的酒吧里,我們必須彼此喊著說話一樣,它們可能也不得不這樣做 。”馬里蘭大學環境科學中心的海洋生物學家海倫·貝利說到 。
她和同事在馬里蘭州沿海同一片海域錄制了兩個月的水下聲音 。他們用自動化軟件從噪音中篩選出200條寬吻海豚的哨聲,并對這些哨聲的聲譜圖進行視覺比較 。以下是正常的海豚哨聲 。(哨聲片段)
但他們發現,海豚在噪音中交流時,會降低哨聲的復雜性并提高音調 。(如哨聲片段2)顯然,這種方法很有用,但也會損害它們的交流能力 。“沒錯,使用更簡單的哨聲,可能存在交流信息無法像較安靜環境那樣豐富的風險 。這種風險也會影響年幼海豚,因為它們實際上是通過聽其它海豚的聲音來學習這些聲音的 。因此,它們聽到的會是大為簡化的語言 。”
研究結果以及幾張聲譜圖發表在《生物學快報》期刊上 。
該研究的調查地點是一個風力發電廠的選址所在地,這可能意味著在巨型塔架安裝后會產生大量噪音 。在那之前,貝利希望人們仔細考慮船舶發出的長期轟鳴聲 。“我認為人們要考慮船舶的排放問題,就像汽車一樣 。我們要想到聲音其實也是一種‘排放’ 。”
謝謝大家收聽科學美國人——60秒科學 。我是克里斯托弗·因塔利亞塔 。
譯文為可可英語翻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