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上午,中國最高立法機關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今年的經濟增長目標。
“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國內生產總值增長6%-6.5%;城鎮新增就業1100萬人以上,城鎮調查失業率5.5%左右,城鎮登記失業率4.5%以內;居民消費價格漲幅3%左右。”
去年,中國經濟增長6.6%,達到官方預期,但低于2017年6.8%的增速。這是由于政府轉變經濟增長模式,即從依靠投資和出口驅動轉變為更加可持續發展的增長模式,即轉向消費、服務和創新。
為實現更加可持續的發展模式,政府將深化增值稅改革,將制造業等行業現行16%的稅率降至13%,將交通運輸業、建筑業等行業現行10%的稅率降至9%。
同時,通過采取對生產、生活性服務業增加稅收抵扣等配套措施,確保所有行業稅負只減不增。
“普惠性減稅與結構性減稅并舉,重點降低制造業和小微企業稅收負擔。全年減輕企業稅收和社保繳費負擔近2萬億元。”
政府還計劃對傳統產業進行升級,推動新興產業發展。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表示,將先進制造業和現代化服務業融合發展,加大創新力度。
“加大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支持力度,強化原始創新,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健全以企業為主體的產學研一體化創新機制。擴大國際創新合作。”
政府還將全面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健全知識產權侵權懲罰性賠償制度,促進發明創造和轉化運用。
同時,今年政府將加大吸引外資力度。進一步放寬市場準入,縮減外資準入負面清單,允許更多領域實行外資獨資經營。
“落實金融等行業改革開放舉措,完善債券市場開放政策。營造內外資企業一視同仁、公平競爭的公正市場環境。加強外商合法權益保護。”
政府還制定了2.76萬億元的財政赤字新目標,占國內生產總值的2.8%。較去年2.6%的占比有所上漲。
今年財政支出超過23萬億元,增長6.5%。李克強總理表示,增加政府支出旨在穩定經濟增長。
政府還將擴大投資,加快實施一批重點項目。完成鐵路投資8000億元、公路水運投資1.8萬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