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里·斯瑞尼瓦桑:今天凌晨3點前,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的一艘火箭攜帶著載人版龍飛船從加州的肯尼迪航天中心升空
。載人版龍飛船是為宇航員設計的,但在這次任務中,它只攜帶了一個所謂的“智能人體模型”,名作里普利 。里普利的設計是為了收集數據,了解此次飛行對人類的影響 。載人版龍飛船現在正在軌道運行,并將試圖與國際空間站于明天對接 。如果對接成功,就可能意味著美國宇航局將通過自己建造的航天器用于未來的任務,早的話,可能今年夏天就能投入使用 。我臺記者高級科學領域The Verge的記者洛倫一直在新奧爾良密切關注載人版龍飛船的消息,下面我們將與他連線,了解一下這件事的重要性 。洛倫:自從2011年航天飛機項目結束后,美國宇航局將宇航員送往國際空間站就只剩下了一個選擇
。這個選擇就是采用俄羅斯的聯盟號火箭,但這并不是一個絕好的選擇 。因為聯盟號價格昂貴,一個座位就需要美國宇航局耗資100萬美元才能將1名宇航員送往國際空間站,這個唯一的選擇很有局限性 。所以,就算值得,但一旦經費耗盡,我們也沒法將宇航員送入太空 。但商業宇航員項目是要將載人航天項目帶回美國 。這些太空艙是由美國的公司所建造,一旦載人升空,就將會是航天飛機項目后首次將宇航員從美國國土送往太空 。哈里·斯瑞尼瓦桑:我們看到火箭升空的瞬間就仿佛回到了過去
。因為這些太空艙看起來很像是之前太空項目的太空艙 。今天的太空艙,其設計的初衷是做一件事,而以前的航天飛機是要做很多件事 。洛倫:在提到如何建造太空艙的問題時,美國宇航局可以很好地設計出可以往返的太空艙
。所以,太空艙的設計是往返于國際空間站的最優解 。但是太空艙的設計肯定會讓我們回憶起以前建造的太空艙 。哈里·斯瑞尼瓦桑:但這里是否有更為長期的愿景呢?現階段的設計是否只是并非全貌呢?這里我想說的是,進入太空并非最難的部分
。有一些復雜的事情一定會發生,一般情況下,空間站會吸收一切離它近的物體 。但這一切是否是自動發生的呢?洛倫:我來解釋一下,這個太空艙和SpaceX在2010年后向國際空間站發送的載人版龍飛船之間有一個巨大的區別,即對于國際空間站的區別
。也就是說:宇航員操縱的機械臂會抓住太空艙,然后將它帶到與它綁定的國際空間站 。但這些太空艙會自動與一系列激光和傳感器對接,從而發現國際空間站外的對接口 。然后,它會自動向它移動,并進行綁定 。這是SpaceX此前從未做過的 。如果他們明天能實現這個操作,就會有重大的意義,因為未來他們就可以用這個方法將宇航員送往國際空間站 。哈里·斯瑞尼瓦桑:最后,它要在那里待大概一周的時間,然后摒棄以前的舊方法
。洛倫:它不會逗留很久,只會待幾天,但這3名宇航員現在正在國際空間站,他們會進入太空艙,帶出一些所攜帶的物品
。然后再裝滿物品 。他們會進行一些測試,來看看在太空環境中物體的情況 ?,F在穩了,他們所做的都在計劃中 。周五早上,他們會結束任務,重新進入大氣層,一系列降落傘會讓他們緩慢著陸在地球上,并進入加州海岸附近的大西洋,這是理想的情況 。哈里·斯瑞尼瓦桑:好的,非常感謝洛倫通過Skype加入我們
。洛倫:感謝與我連線
。譯文為可可英語翻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