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首是第2號交響曲,即《馬勒復活交響曲》
古典音樂家大衛·蒂特科姆對古斯塔夫·馬勒和他的作品有著強烈的感情 。
“馬勒太……他的作品太能喚起情感了 。他的作品太富有情感了,也許那是容易得來的刺激,
但是對我來說,它們是帶有深刻情感的作品,尤其是這首《馬勒復活交響曲》 ?!钡偬乜颇返纳顜缀鯊囊婚_始就充滿著音樂 。一位音樂老師鼓舞了小大衛,這位老師給了小大衛一個長號,讓他在小學里演奏 。當時,他幾乎吹不出一個聲音 。但是,他堅持了下來 。
蒂特科姆在紐約州立大學普賴斯分校學習音樂 。他后來在耶魯大學音樂學院獲得了美術碩士學位 。
大衛·蒂特科姆從事長號手職業的時間超過了30年 。
他說,結束自己長號手的職業生涯而去做其他的事情是一個艱難的決定 。“當我不得不決定結束長號手的職業生涯,然后就只是做組織管弦樂隊的工作的時候,我在想,在過去30年的職業生涯里,我全身心地投入樂隊的演奏,我覺得我已經盡了我的責任,是時候結束了 ?,F在我處于半退休狀態 ?,F在我只在我妻子的搖滾樂隊吹長號 。但30年來,我一直是紐約市歌劇院管弦樂隊的一員,我也經常在大都會歌劇院演奏,還和其他各種自由職業組織和紐約市芭蕾舞團一塊演出 。”
現在,他是紐約愛樂樂團(PONY)的常務董事 。該組織于去年3月舉行了首次演出 。它希望為古典音樂帶來新的聽眾 。它的目標是讓古典音樂演出更有科技感,更能讓人負擔得起 。
蒂特科姆贊揚了80多名管弦樂隊的音樂家,稱他們是紐約最好的樂隊之一 。
“紐約愛樂樂團由我在過去30年里合作過的許多音樂家組成,他們中的許多人繼續在林肯中心的大公司工作,其中包括大都會歌劇院,紐約愛樂樂團,紐約市芭蕾舞團,紐約市歌劇院 。我們是在日本核災難和海嘯發生后不久走到一起的 ?!?br />
《馬勒復活交響曲》這個作品反映了大衛·蒂特科姆所鐘愛的一個項目 。
大衛·蒂特科姆和紐約愛樂樂團的首席指揮Atsushi Yamada一起,輕松地促成了紐約愛樂樂團和來自日本的100多名合唱隊學生的合作演出 。這個項目叫做“攜手計劃” 。
“攜手計劃”旨在通過演出支持救災、文化交流和教育 。
大衛·蒂特科姆說這是一次合作 。
“Atsushi Yamada是我們的好朋友和我們的樂隊指揮,我們在21世紀初曾在紐約市歌劇院共事 。起初,我們和日本的樂隊成為了朋友 。在日本北部災難發生大約一年后,我們開了一場音樂會,實際上就是《馬勒復活交響曲》 。我們跟日本的100多名合唱隊學生一塊演出,向人們展示,我們仍在關心著他們,我們想鼓舞人們繼續應對他們的困難 。
這次紐約愛樂樂團和日本高中合唱團的聯合演出還包括來自美國大學的學生 。
蒂特科姆說這次合作讓他很開心 。
“帶這些孩子們去林肯中心表演 。很多孩子從來沒有離開過他們的省,更別說坐飛機去紐約林肯中心表演了 。所以當我看到一個由90人組成的管弦樂隊和200人組成的合唱團在舞臺上演奏時,我不禁微笑起來 ?!?br />
“攜手計劃”是為了應對日本的地震和海嘯而策劃的項目 。今年早些時候,日本舉行了2011年地震和海嘯5周年紀念活動 。超過18000人死亡或失蹤 。那次里氏9.0級的地震發生在近海區域,造成巨大而強勁的水浪涌向內陸 。整個城鎮瞬間被摧毀 。海嘯還導致福島第一核電站發生重大故障 。其結果是世界上有史以來最嚴重的核災難 。
超過15萬人被迫離開家園 。由于輻射危險,許多人無法返回家園 。
大衛說,就像馬勒的《馬勒復活交響曲》一樣,音樂從黑暗開始,有一種失落的感覺,但在交響曲的結尾,它表現了再次獲得勝利和事物重生的感覺 。這是大衛·蒂特科姆和紐約愛樂樂團給2011年日本災難受害者帶來的希望 。
譯文為可可英語翻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