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數據顯示,今年1月份,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2.7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近9%。
出口增長14%,進口增長3%。
出口增長遠超預期。
這表明,出口猛增的部分原因在于,出口商都搶在2月初春節之前出貨。
中國與歐盟的貿易額增長18%,與東盟國家的貿易額增長7.8%。
對美國出口增長了2%,但進口下降了近40%。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的經濟學家龔炯教授表示,中歐貿易激增令人感到相當驚訝。
“對歐貿易額確實讓我很驚訝。1月份出口增長了20%多。這是一個現象級的數字。我們通過增加對其他國家的出口彌補了對美貿易的損失,尤其是歐盟國家,日本、東南亞和東盟國家。”
同期,我國對“一帶一路”相關國家合計進出口7700億元,高出全國整體增速。
同樣來自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的經濟學家洪俊杰表示,“一帶一路”沿線沿線貿易潛力巨大。
“‘一帶一路’建設取得了明顯的成效,我們跟更多的國家實現了互通,這個貿易的潛力也非常大。隨著基礎設施越來越完善,未來,我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貿易將會成為持續的亮點。”
民營企業在跨境貿易中的作用越來越大,所占比重超過了40%。
1月份,民營企業進出口1.2萬億元,增長17%。
海關總署統計分析司司長李魁文表示,民營企業已經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新動能。
“1月,民營企業對外貿出口的貢獻率達到70%以上。這表明,民營企業已成為經濟增長的主要力量。由于自主創新能力增強,越來越多的民營企業能夠生產高科技、高附加值產品。他們在為擴大出口探索新的競爭優勢。”
盡管外部不確定性在增加,但政府官員相信,2019年貿易將保持穩定增長。
另外,政府承諾加大減稅力度,擴大內需。
同時,一些經濟學家也警告說,在新政策出臺之前,進口減少的壓力會繼續增加。
CRI新聞,郭彥(音譯)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