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迪·伍德拉夫:上周的大選凸顯了美國城鄉之間的巨大差異
。作家加里·斯特恩加特歷時彌久探訪了兩個陣營,對于自己的發現,他感到很震驚 。所以,歡迎來到今晚的《我之拙見》 。蓋理·斯特恩加特,作家,《成功湖》:我的小說《成功湖》講述了一個對沖基金經理的故事
。這個人為了逃離了失敗的婚姻,以及躲避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即將對他進行的調查,就乘坐越野的灰狗巴士離開了 。為了研究這本書,我做了兩件事情 。我歷時4個月周游祖國各地,又花費4年的時間跟曼哈頓的各種對沖基金經理打交道 。過程中,我都會問一個問題:美國的哪些人有幸福感?哪些人沒有幸福感?答案讓我大吃一驚,并改變了我所寫的這本小說的基調 。作為一名生于列寧格勒的人,或者說蘇聯的德系猶太悲觀主義者,讓我們先從一類不幸福的人說起吧——對沖基金經理 。他們的工作本身競爭就很激烈,所以他們會有一種做再多都不夠的危機感,他們賺的錢并不是用來維持生計用的,而是象征著勝利,象征著自己是正確的,并向自己的競爭者們炫耀自己找到了正途 。但后來他們還是逃離了這一切 。不幸福的人似乎是那些知道自己的社會地位和財政狀況會下降的人
。在路易斯安那州,一群至上主義的白人上了公交后,就開始大聲討論著要折磨穆斯林人和猶太人 。在公交行駛過關柏林州立大學這家有著深厚歷史的非裔美國人的大學的時候,其中一名至上主義的白人指著一群暑期學生說道,他們有自己的大學可以讀,我們有朝一日也會有的 。關于達特茅斯,會有什么不能理解的地方嗎?我想跟他說 。所以誰才是最幸福的人呢?在我坐公交的那個月里,第一代大學生一直也都在公交上 。他們經常會跨州去看望自己的家人或者男女朋友 。他們還會討論自己對未來的期許,那種姿態是我們眼中的年輕美國人都會有的——充滿了野心、韌性和幽默感 。我或許發現了最幸福的美國人——厄爾巴索德克薩斯大學的教授 。他們的生活相對富足,不愁吃穿,他們甚至還有一種自己能干大事的感覺 。比知識更能讓人感到滿足的就是你能改變其他人的生活,而不只是做慈善而已 。而是助力教育那些沒有財力獲得高等教育的人、那些將獲得高等教育視為夢想的人 。在我漫長的旅途中,社群是最能彰顯幸福的地方 。跟人一起工作的人通常都很積極樂觀,而并非把基點情況視為一切 。他們希望自己輔導的人和動輒紛亂的國家能夠凝聚在一起 。在美墨邊境線上,在美國西南部的蠻荒之地,我發現了自己想要成為的那種人 。我相信未來是他們的 。譯文為可可英語翻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