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是科學美國人——60秒科學
二月份的北極異常炎熱 。解凍溫度為35華氏度 。
“溫度達到35華氏度可是個重大事件,我不知道那個溫度是否已經暖和到可以穿T恤,不過……”
大氣和環境研究公司的氣候學家朱達·科恩說到,該公司是天氣和氣候咨詢公司 ?!跋鄬Χ?,北極比以前溫暖了很多 。”
過去幾十年中,北極溫度的上升速度是地球其他地區的兩到三倍 。但是在同一時期,歐亞大陸和美國東北部地區卻一直處于寒冷之中 。同時還伴有強冷空氣和強降雪 。
(片段:新聞剪輯:“冰雪末日……末日暴雪”)
否認氣候變化的政客們將寒流當作某種證據,以證明全球變暖沒有發生 。但是科恩和團隊對60多年的日常溫度和降雪數據進行的新分析表明,北極熱浪實際上可能與較低緯度的嚴寒天氣有關,這也許是極地渦旋造成的 。
“一般來說,更溫暖的北極增強了這些極地渦旋的破壞作用 。當極地渦旋產生破壞時,來自較低緯度的暖空氣會沖進北極,然后就會出現我們在2月份看到的那種極端溫暖事件 。不過之后,通常被封鎖在北極上空的冷空氣會被置換,并轉向較低緯度地區 。這一切都是互相聯系的,我認為這些都屬于同一種現象 。”
詳情請見《自然通訊》期刊 。
重要提醒:這項研究只是觀察性研究 。所以它沒有說明北極變暖導致更多暴雪天氣的確切機制 。但是,如果深入研究證實了這種聯系,那也許會推翻“寒冷天氣意味著沒有發生氣候變化”這一觀點,并助于防止有人在美國參議院扔雪球 。
謝謝大家收聽科學美國人——60秒科學 。我是克里斯托弗·因塔利亞塔 。
譯文為可可英語翻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