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是科學美國人——60秒科學
須鯨的進食方法是:張開大嘴在水里向前猛沖,將大量海水吞入口中 。須鯨用須鯨板把海水過濾出去,把大量魚、磷蝦及其它微小生物留在口中,然后一并吞下 。像鰭鯨、鳁鯨、藍鯨和座頭鯨等須鯨科物種,均用這種方法進食 。
但現在一個由日本和泰國的研究人員所組成的團隊發現,一種名為布氏鯨的須鯨有一種前所未見的攝食行為 。這些鯨魚不用費力在水中猛沖 。它們只是簡單地在海面上張開嘴,讓海水流進口中,然后照樣用須鯨板過濾并排出海水 。
研究人員稱這種進食方法為“踩水進食法”,因為布氏鯨會輕輕地甩尾巴,來讓頭部靠近水面 。研究人員表示,在他們目前觀察到的須鯨行為中,這是第一例被動進食策略 。這一團隊由來自東京大學的巖田孝領導,他們在泰國灣對采取這種進食方式的31種鯨魚進行了觀察 。
“踩水進食法”比“猛沖進食法”的效率更高,因為鯨魚只需讓頭部在水面附近擺動就行 。但巖田孝認為這種奇怪行為的緣由可能較為陰暗 。
泰國灣上游缺氧——溶解在水中的氧氣嚴重匱乏,這主要是由于污水從附近的河流涌入大海所造成的 。低氧水平可能迫使鯨魚的獵物升至海面,因為海面的含氧量更為充足 。如果所有食物都集中在海面上,那“踩水進食法”可能是鯨獲取足夠養分的唯一方式 。這意味著,在被污染的棲息地,看起來這些鯨魚即興創造了這種改革策略來維持生存 。
巖田孝在電子郵件中說,他的團隊發現采用“踩水進食法”的多為成年鯨魚和幼崽 。這一觀察結果使他懷疑這種行為可能是通過社交習得的,子女通過模仿父母的行為而獲得 。
如若屬實,那“踩水進食法”可能代表了一種文化形式,一種生活在泰國灣的布氏鯨獨有的文化形式 。
謝謝大家收聽科學美國人——60秒科學 。我是杰森·古德曼 。
譯文為可可英語翻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