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蒂·伍德瑞夫:下一內容——試想一下,二戰前夕的英國派出了一項阻戰德國的任務
杰弗里·布朗:1938年9月,德國威脅將要入侵捷克斯洛伐克 。英國擔心自己在一戰結束僅20年后,再次被迫參戰 。外交官在歐洲各國間匆匆斡旋,就對方影響力及優勢劣勢做出評估 。由此引出了新出版歷史小說《慕尼黑》的現實背景 。此書是作者羅伯特·哈里斯的最新作品,作者聲名遠播,讀者廣泛,其小說中多蘊含著極富想象力的古代現代歷史場景 。歡迎你 。
羅伯特·哈里斯:嗨,杰弗 。
杰弗里·布朗:關于這個特殊歷史時刻,你已寫過眾多小說和非小說題材作品 。你的寫作動力何在?
羅伯特·哈里斯:我認為這個歷史時刻極富戲劇性,那是1938年9月里的四天,那是即將爆發的世界大戰,那是為了維護和平而不得不做出的道義上的妥協,那是至今爭議尚存的事件,那是張伯倫與希特勒純粹戲劇化的會面 。寫一部這樣的小說是我30年來的夙愿 。
杰弗里·布朗:所以,這些人物,這是休·雷加特,英國人 。這是保羅·馮·哈德曼,德國人 。
羅伯特·哈里斯:是的 。
杰弗里·布朗:他們依托真實人物創作還是都是虛構角色?
羅伯特·哈里斯:張伯倫和希特勒的人物形象和背景,在書中都有展現,還有那些公務員等,都是真實的 。那些地點,唐寧街、慕尼黑Fuhrerbau、希特勒宅邸,也都是真實的 。但在這里面,我安插了這兩個人物進去 。27歲的休·雷加特是一個完全虛構的人物,一位前途無量的外交部官員,在唐寧街工作,并在張伯倫手下任職 。而這個德國人物形象很大程度上要歸功于一個叫亞當·馮·特羅特的人,他背叛了希特勒,并于1944年遇害 。但他,我在馮·特羅特這一人物形象身上著了很多筆墨 。他是德國外交部里抵抗希特勒的一種新生胚胎力量,我想試著把它寫進書中 。
杰弗里·布朗:人們常說你在虛構歷史,并有點以此探討歷史假設的發生 。我想知道,你對自己的所作所為如何看待,或者你是否只是在鉆研歷史,并以小說的形式告訴給大家?
羅伯特·哈里斯:寫作伊始,我認為,這的確是一個歷史假設 。如果《慕尼黑協定》沒有簽署呢?因為事實上,這本書的部分情節是關于張伯倫和希特勒的,它與大多數人的想法不同 。張伯倫實際上得到了他想要的,而希特勒對整個交易非常憤怒 。張伯倫和希特勒性格迥異 。所以我想把它作為一個假設,并以此表明,實際上我們很可能會在這場戰爭中失利,如果我們沒有簽署《慕尼黑協定》 。但后來它變得太憑猜測 。所以我決定將其還原以事實真相 。所以,我希望人們讀完此書,對《慕尼黑協定》可以留下一個不同印象 。
杰弗里·布朗:嗯,對內維爾·張伯倫也留下一個不同印象 。對嗎?在歷史上,他是大和事佬 。在你的書中,其實他的形象得到了提升 。
羅伯特·哈里斯:嗯,是的 。嗯,無疑他是大和事佬,但他是一個動態的、驅動性的人物 。并且毫無疑問,如果你真的去看,他其實拖后了希特勒戰爭進程,因為希特勒想入侵捷克斯洛伐克,并在1938年開始戰爭 。直到臨終,他還在哀嘆張伯倫,把他從戰爭中騙了出來 。當張伯倫出現在慕尼黑時,他受到了熱烈歡迎 。比希特勒呼聲更高 。這讓希特勒感到瘋狂 。但他也意識到德國人民還沒有做好參戰準備 。張伯倫做了一件非常聰明的事情 。某種程度上,他背著希特勒呼吁(號召)德國人民 。他推遲了戰爭,這讓英國武裝更加充分,為一件更好(值得)的事奮斗,如果你愿意的話,那就是入侵波蘭 。為波蘭而戰斗比把德國人趕回德國要好得多 。
杰弗里·布朗:作為小說愛好者和讀者,當你在寫這部小說時,我們知道歷史結局 。對嗎?
羅伯特·哈里斯:最后還是開戰了,是的 。
杰弗里·布朗:你塑造了所有的緊張氣氛,這些人物之間情節豐富 。然而,我知道,它最終將如何在大背景下收尾 。你對此有所擔心嗎?
羅伯特·哈里斯:一點也不 。一戰后最成功的恐怖片是《豺狼的日子》 。我們都知道戴高樂總統不是被暗殺的 。但這部影片的驚悚程度絲毫未減 。我寫了一部名為《龐貝古城》的小說,我們都知道龐貝古城如今已經被毀 。事實上,比起未卜事態發展的人來說,那些知道悲劇結局的人往往更會成為戲劇之源 。
杰弗里·布朗:就你所看待的不同歷史時期而言,要想解決這個問題,你必須做些什么呢?
羅伯特·哈里斯:我認為可能必須有新東西,可以說 。而且必須相關 。我希望,通過閱讀小說《慕尼黑》,人們可以明白,任何時候,當我們關于綏靖政策和慕尼黑,還在使用這些不受約束地表達時,事實上,我們都在誤用 。如果沒有內維爾·張伯倫耐心為我們爭取時間和保障事態,可能也就不會有1940年偉大的丘吉爾勝利演說——當我們真的開戰,我們是在為大事而戰,而不是那些如果在1938年參戰人們會放棄的事情 。所以,我喜歡做這樣一些事情——如果我能扭轉歷史,為人們呈現一些新的東西,那這就是我喜歡做的 。
杰弗里·布朗:當今時代呢,您有沒有看到一些想在10年、20年后寫的東西?
羅伯特·哈里斯:問題是,這里所有的一切都太過奇怪了,小說里做不來 。
羅伯特·哈里斯:這讓政治小說家、驚悚作家都沒得干了 。我在當代現實中一次又一次地發現了這點 。它太古怪了,你想象中的一切事物都難以企及 。這就是我經常描繪歷史的原因 。如果我要去寫一些關于當代美國或英國的東西,我可能會回去寫一個羅馬皇帝或類似的東西 。
杰弗里·布朗:好吧,這是我們觸及當代日常所見所聞的一種方式 。
羅伯特·哈里斯:是的,尼祿也許 。
杰弗里·布朗:好的 。這部新小說名為《慕尼黑》 。羅伯特·哈里斯,非常感謝 。
羅伯特·哈里斯:不客氣 。謝謝你 。
譯文為可可英語翻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