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楊:今晚最后,節目結束前我們一定要仔細看看今天SpaceX巨型新火箭的發射情況
眾人:三、二、一 。
約翰·楊:世界上最強大的運載火箭“獵鷹重型”,從佛羅里達州的肯尼迪航天中心發射升空 。一直以來,這里都是NASA發射航天器的地方 。但是,今天的這架火箭來自埃隆·馬斯克所創辦的民營企業 。至少有二百萬人觀看了該公司在YouTube上的直播 。我們的自派科學記者和常駐空間專家邁爾斯·奧布賴恩做客節目 。科技前沿欄目是我們每周的重點 。邁爾斯,歡迎你 。讓我們先把嚴肅的東西放在一邊 。這此發射的目標是什么?
邁爾斯·奧布賴恩:好,埃隆·馬斯克想去火星,并在那里建立殖民地 。這是最高目標 。而今天的發射正是這條道路上至關重要的一環 。但要想抵達火星并把目標變成現實,那就得先讓進入太空變得易如反掌 。而且便宜很多 。這些花費比起NASA建造的任何一樣東西來說,都是九牛一毛 。在過去我們使用航天飛機的日子里,我們常說,任何一磅物品,只要送入太空,就得花費10000美元 。而埃隆·馬斯克只要約1000美元就能完成 。所以,我們談論的成本降低是一個數量級的降低,它關系到這些助推器的可重用性 。
約翰·楊:那么這些助推器實際上在起飛后還要降落,也就是再著陸 。
邁爾斯·奧布賴恩:真是這樣 。有兩個成功返回了陸地 。他們的著陸過程完美同步 。看起來幾乎就像動畫片一樣 。這真的相當壯觀 。但這些都是完全可重復使用的助推器 。航天飛機曾嘗試做到可重用,但由于預算出現了很多問題,只能做到部分重用,于是最終來講,航天飛機是一種非常昂貴的航天器 。
約翰·楊:埃隆·馬斯克成了大家關注的焦點,他是怎么實現有效載荷的呢?
邁爾斯·奧布賴恩:如果是NASA的話,他們很可能會裝上壓艙材料,壓艙材料可能是一堆磚頭或混凝土或一些分量重的東西 。而他放上的是一輛特斯拉跑車,就是他之前真正開的那輛 。而且他放了一個假人在座位上,假人的胳膊搭在窗戶上 。在特斯拉車內屏幕上,顯示著“不要慌”,當然了,同時還播放著大衛·鮑伊的歌曲 。現在,你必須欣賞交叉銷售,第一,特斯拉,當然,也包括他的公司,然后第二,只是為了好玩,純粹的樂趣 。
約翰·楊:沒錯 。如今,你報道太空計劃已有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了 。你今天看到此情此景有什么感受?
邁爾斯·奧布賴恩:約翰,此次發射讓我非常震撼,顯然我當時并不在場 。我真希望我親臨現場,但卻不行 。但是看著直播視頻,我真的很激動 。我懷念彼時,看那航天飛機從發射臺上起飛 。而那個發射臺正是當年阿波羅11號升空的地方 。往事沉浮 。而且有些事情非常感人,令人激動萬分 。我報道了這些太空計劃,因為它是少數幾個可以以這種令人振奮的方式,把我們聯系在一起的事件之一 。我們可以想到很多東西,這些東西讓我們走到一起,讓我們共同關注一些事情,但都是以消極的方式,而太空(探索)無論從實際上還是從比喻意義上,都讓我們有了高度 。
約翰·楊:肯尼迪航天中心的沙灘和看臺上人滿為患 。
邁爾斯·奧布賴恩:這讓人想起了古老的Moonshots計劃或一些更著名的航天任務 。我在想1998年約翰·格倫的太空飛行,STS-95發現者號航天飛機 。當時海灘上也是人山人海,酒店爆滿,人人都滿懷一腔熱忱 。然后,當然,在加利福尼亞霍索恩,SpaceX任務控制,也讓這些二十幾歲年輕人激動不已 。這讓我憶起,我們踩著這些二十幾歲年輕人的后背,靠著他們聰明的頭腦,登上了月球 。這是嶄新的一代 。這是他們的孫輩 。他們已經拿到了火炬 。他們擎著火炬,心中滿懷希望,帶著我們向火星進發 。
約翰·楊:埃隆·馬斯克已經預定了這一商業太空之旅了嗎?
邁爾斯·奧布賴恩:顯然,有兩個不據名的人將會去完成一個阿波羅8式的任務,也就是說,繞月一周,“獵鷹重型”載著他們到達那里 。所以敬請期待 。我可以告訴你那個人不是我 。但如果需要第三人選的話,我愿意 。
約翰·楊:有人可能不知道這一點,但本次太空計劃中,有一名記者參與,你本會成為其中一員,或者可能已經成為了其中一員 。
邁爾斯·奧布賴恩:我在CNN工作的那段日子里,我們達成了一項協議,讓我乘坐航天飛機飛往國際空間站 。但不幸的是,就在消息即將宣布之時,哥倫比亞號失事,一切戛然而止 。所以在太空進行報道成為了我一大未了的夙愿 。我曬黑了,我休息了,我準備好了 。這是我所能講的全部 。
約翰·楊:所以,埃隆·馬斯克,如果你要找第三人選,他就在這里 。而第四人選,我會幫你提筆記本 。
邁爾斯·奧布賴恩:我加入,老兄 。我們走吧 。
約翰·楊:好極了 。
約翰·楊:邁爾斯·奧布賴恩,非常感謝 。
邁爾斯·奧布賴恩:不客氣,約翰 。
約翰·楊:如果你現在覺得看NewsHour線上節目還不過癮,你可以看看完整的火箭發射視頻 。
譯文為可可英語翻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