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是科學美國人——60秒科學系列,我是安妮·斯尼德
17世紀時,著名探險家和博物學家亞歷山大·馮·洪堡在亞馬遜河目睹了一樁奇異事件:他看到電鰻躍到空中,電擊了兩匹馬 。但是有些人聽到這個故事后認為洪堡在說謊:“洪堡稱電鰻襲擊了馬,可人們不一定會相信 。”范德堡大學生物學教授肯尼思·卡塔尼亞說到 。
但是去年洪堡的話得到了印證,卡塔尼亞發(fā)表的研究顯示,電鰻的確能躍到空中電擊潛在捕食者 。對電鰻來說,這種策略是效率最高的電擊方式 。電鰻處于水下時,其電力會被水阻礙 。而躍入空中時,“電鰻會用物理原理將越來越多的電流轉給目標 。”
但卡塔尼亞還想了解更多信息,比如一只電鰻電擊人類時的電流到底有多大?為了了解這種放電跳躍背后的力量,卡塔尼亞用一只相對較小的電鰻和人類主體進行了實驗,而人類主體就是他自己 。
“我用裝了金屬條的手接近容器內(nèi)的電鰻 。電鰻擔心靠近它的可能是某種生物,所以它如我預想地那樣躍出水面,越過金屬塊覆在我的手臂上,這使我得以測量流經(jīng)我手部的電流 。”
在進行多次測量并受到電鰻10次“電刑”之后,卡塔尼亞發(fā)現(xiàn),就連小電鰻都能釋放高達40到50毫安的電流 。這一電流量足以激活馬、狗和人類的痛覺感受器和屈肌反射 。
“我年輕時做過和馬接觸的工作,我倒退時曾幾次撞上過電網(wǎng) 。那和電鰻的行為很類似,動物學會了不要觸碰電網(wǎng),而電鰻教會我們不要去碰電鰻 。”
卡塔尼亞的新研究成果發(fā)表在《當代生物學》期刊上 。此處“Current”不是雙關語 。
“能量化電鰻所釋放的電流非常有意思,因為放電是動物界獨特的防御方式 。”另外,“這項研究是起點,使我們可以探究亞馬遜河大型電鰻的行為 。”如洪堡所說,這可不是胡鬧 。
謝謝大家收聽科學美國人——60秒科學 。我是安妮·斯尼德 。
譯文為可可英語翻譯,未經(jīng)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