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是科學美國人——60秒科學
有一分鐘時間嗎?
在地球上數千種鳥類中,只有已知約25種鳥類對食物做特殊處理——它們在食用前會用水泡一下食物 。
沒有人確切知道這些鳥類為什么這樣做 。可能是把食物弄濕,以方便食用 。或者是為了洗掉味道不好的化學物質 。這種行為在烏鴉這類超級聰明的物種中最為常見 。現在,人們首次在澳洲喜鵲身上發現了這種行為 。
“我們真的非常幸運能看到這些 。這完全是偶然 。”劍橋大學的動物學家埃莉諾·德林克沃特說到 。
“每天我們起床以后,會花幾個小時的時間追蹤附近不同的喜鵲家族,把它們引誘過來,以觀察它們對我們提供的不同食物的反應 。”
研究人員給一只成年雄性喜鵲準備了一只山蟈蟈,這種昆蟲被認為是難吃的食物 。人們認為這種昆蟲為了防止自己被吃掉,會從翅膀下分泌出一種苦味物質,而且還會吐出苦味混合物 。
“這只雄性喜鵲過來叼起我們給它的蟈蟈,然后搖搖擺擺地走了,然后它把蟈蟈撲通一聲放進我們身后的小溪中 。我們一起觀察著這一切,并面面相覷,那是一個有些有趣的場面 。我們以前從未看到過這種情況 。”
后來甚至發生了更令人吃驚的事情 。那只喜鵲把浸濕了的蟈蟈放在地上,然后就跳著走了 。幾分鐘以后,一只年幼喜鵲過來,把蟈蟈又放進水坑里浸濕了一遍,然后吞掉了它 。這些觀察結果發表在《澳大利亞野生鳥類學》期刊上 。
埃莉諾·德林克沃特認為,他們看到的可能是這種鳥類的一種社會學習 。
“在我們看來,這看起來像是在洗食物 。考慮到這種特殊昆蟲的情況,那是可以說得通的 。”
雖然這些行為很難解釋,但是德林克沃特說,她和團隊報告了這些觀察結果,希望其他研究者能進一步研究這種行為 。
“能在正確的時間和地點觀察到這種有趣的行為,我們真的非常幸運 。在當今時代,我肯定有很多拿著iPhone和相機的人也在捕捉動物各種怪異和神奇的行為,而這些行為可能連科學界都不了解 。”
除非他們想與專家分享他們的圖片和視頻,否則誰能知道還有多少奇異之事在等待著被發現呢 。
謝謝大家收聽科學美國人——60秒科學 。我是杰森·古德曼 。
譯文為可可英語翻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