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是科學美國人——60秒科學
當休斯頓剛開始從颶風“哈維”造成的破壞中恢復時,另一場風暴威脅——颶風“艾瑪”正在迅速向西移動,逼近加勒比海和佛羅里達州 。對于颶風帶來的狂風暴雨和風暴潮,我們幾乎無法抵抗,但是大自然為我們提供了一道防護 。
“濕地有兩種降低風暴影響的方法 。其中一種是像墻或屏障那樣抵御風暴潮,另一種是像海綿那樣吸收雨水 。”
邁克爾·貝克是大自然保護協會和加州圣克魯斯大學的海岸科學家 。他表示,我們在遍布濕地的海岸線鋪路時,改變了暴雨積水的流向 。或者打個更貼近生活的比方:
“落到你家私車道上的雨水會直接流到街上 。而落在你家花園里的雨水會滲透到地下 。因此,如果整個流域都被改變,那下雨時雨水就無處可以去了 。”
但有些濕地還可以吸收水分 。貝克和同事同保險業進行合作,利用保險業的風險評估模型提出問題:如果美國東海岸所有濕地都消失,那颶風“桑迪”造成的損失比現在多多少?他們發現,有濕地的海岸可以使洪災造成的直接損失減少約6.25億美元,大約為“桑迪”造成總損失的1% 。
研究人員還用洪水模型制造了數千次假想風暴,“重創”新澤西州海洋縣 。他們發現,與該縣的無濕地區域相比,洪水在有濕地區域造成的損失降低了16% 。這一研究結果發表在《科學報告》期刊上 。
接下來,當地政府和保險業要注意了 。“我們當然希望能繼續保護濕地,部分原因是為了濕地本身的美麗以及對自然的重要性 。”但是他也表示,為濕地的經濟效益貼上價簽,可能會改變濕地保護的對話方式 。
謝謝大家收聽科學美國人——60秒科學 。我是克里斯托弗·因塔利亞塔 。
譯文為可可英語翻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