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是科學美國人——60秒科學
1437年3月11日,朝鮮王室天文學家在觀測夜空時,注意到了不同尋常的現象 。“他們在天蝎座尾端兩顆著名星星之間發現了一顆從未見過的新星 。那顆新星只出現了14天便消失了,之后再也沒有人見過它 。”
邁克爾·沙雷是位于紐約的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的天文學家 。他花了二十多年的時間,仔細研究這顆曾于600年前在天文學家眼前閃過的星星 。“它就像個多邊拼圖,我不敢說我們已經拼好了所有板塊,但我認為至少我們已經把各個邊角都拼得非常到位了 。”
他和同事已經確定:那顆朝鮮天文學家發現的“消失的星星”,實際上是由一種被稱為“激變變星”的特殊雙星系統產生的大爆炸 。
這一系統由兩顆恒星組成 。一顆是白矮星,即“遠古時期某個恒星的尸體” 。它是恒星衰亡后的殘留物 。另一顆是與我們的太陽非常像的富含氫的恒星 。
“白矮星的引力非常強,以致于會吸取同伴的氫元素 。從本質上說,白矮星在吸食富含氫的恒星同伴 。那些被吸來的氫形成圍繞白矮星的環帶,然后每隔幾個月或幾年的時間,環帶就會聚集起來,變得越來越大,直至坍落到白矮星上 。并因此導致矮新星爆發 。”
但每隔幾十萬年,隨著聚集的氫越來越多,這些矮新星爆發會被更強大的爆炸打斷 。“就像引爆了一個巨型氫彈,這是熱核爆炸事件 。而朝鮮發現的那顆新星就是1437年矮新星上發生的氫氣爆炸 。”
沙雷的團隊找到了那次巨大爆炸的宇宙殘骸 。而且他們能夠確定,1437年的新星和上世紀三四十年代天文學家在同一片天空中拍下的較小矮新星爆發,竟然同屬在不同生命階段的同一個雙子星系中 。
“因此,矮新星就是舊新星 。就像蝴蝶和毛毛蟲是同一種生物一樣 。”這項研究結果發表在《自然》期刊上 。
沙雷表示,每年銀河系都有50多個類新星爆發照亮銀河系……或許,它也在照亮我們對恒星進化史的認知 。
謝謝大家收聽科學美國人——60秒科學 。我是克里斯托弗·因塔利亞塔 。
譯文為可可英語翻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