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是科學美國人——60秒科學
同身體其他部位一樣,你的皮膚上也爬滿了微小的生物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皮膚就像一個微生物動物園 。”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的皮膚學研究員海蒂·孔說道 。
這一微生物動物園及其內部的微生物種類會隨著時間發生變化 。孔和她的團隊觀察了濕疹爆發過程中這些微生物所發生的變化,濕疹的特征是皮膚瘙癢、紅腫發炎 。在健康的皮膚上和有輕微濕疹的患者身上,研究人員發現了多種細菌,其中有一種屬于葡萄球菌的細菌——“表皮葡萄球菌” 。但在患有嚴重濕疹的患者皮膚上,這種細菌的多樣性遭到了破壞 。另一種葡萄球菌屬的菌株占了主導地位,這就是金黃色葡萄球菌 。
研究團隊隨后從濕疹患者皮膚上采集了金黃色葡萄球菌菌株,并用棉簽將其涂抹在小白鼠的皮膚上 。曾經健康的小白鼠皮膚漸漸變厚,就像患了濕疹一樣,而且免疫反應細胞也進入了皮膚 。雖然沒有證據,但是結果表明,某些葡萄球菌的菌株可能會導致濕疹惡化 。這項研究結果發表在《科學·轉化醫學》期刊上 。
孔和她的團隊所使用的基因技術名為“獵槍宏基因組”,它為微生物提供包括詳細信息的快照 。因此,它也有可能被用來研究其它皮膚病 。
“例如,痤瘡已經與痤瘡丙酸桿菌聯系在了一起 。科學家還有興趣觀察其他炎癥性皮膚病,如酒渣鼻(紅斑痤瘡)或牛皮癬 。因此,獵槍宏基因組可能被用來研究炎癥性皮膚疾病甚至皮膚癌,它能讓科學家更好地了解:哪些微生物可能存在于病變皮膚中,它們可能會起到何種作用 。”
而且,它還能幫助我們了解微生物動物園中的某些成員是否在虐待它們的“管理員” 。
謝謝大家收聽科學美國人——60秒科學 。我是克里斯托弗·因塔利亞塔 。
譯文為可可英語翻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