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是科學美國人——60秒科學
我們太陽系中其他巖質行星擁有一個共同特征:由撞擊形成的巨大隕石坑中有火山活動的跡象 。這使科學家想知道,巨大的撞擊真能引起火山噴發嗎?地球上發生過這種情況嗎?為了找到答案,科學家前往地球上未被板塊構造運動消除的幾個大型隕石坑之一——加拿大的薩德伯里隕石坑 。
“薩德伯里隕石坑的沖擊構造擁有18.5億年的歷史 。”
特里薩·烏維德是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的地球化學家 。
“薩德伯里是由一個直徑為10到15千米的火流星撞擊地球而形成的,很明顯,撞擊形成了一個巨大的盆地,同時也熔化了當時地球的外層地殼 。而且還形成了一個2.5千米深的巨大熔池 。”
但是烏維德和她的同事發現撞擊的影響不止如此:它似乎還引發了地幔深處的巖漿噴發 。證據在于,薩德伯里噴發的巖漿,其化學成分隨著時間推移而發生變化 。一開始,巖漿的化學成分與地球巖石相吻合,這表明巖漿來自局部熔融 。但隨著噴發的持續,巖漿似乎來自地幔深處,這表明撞擊攪動了地球的內部物質 。
目前沒有人確切知道撞擊是如何引發長期火山活動的 。一種可能的解釋是,隕石撞入地表以后,地殼會向上回彈,暫時為基本上是固態的地幔減壓,使其熔化并產生巖漿 。這項研究結果發表在《地球物理研究:行星》期刊上 。
烏維德表示,很難知曉其他星球是否也發生過同樣的事情 。太陽系中的許多地方都有火山活動,看起來發生時間比她在薩德伯里看到的撞擊時間要晚得多 。但是沒有可供直接查驗的材料,我們無法確定 。
盡管如此,這些結果依然有助于解釋地球歷史中的神秘章節 。地球上大多數巨大的撞擊主要發生在約40億年前,那時太陽系還在形成中 。不過當時地球還沒有地殼,這表明整個星球在不久之后發生了大轉變 。
“我們認為,撞擊不僅能產生隕石坑,還能讓地幔深處的物質熔化,并將其帶到地球 。整個過程會再循環,深層物質浮出水面 。”
看起來,地球早期遭受的撞擊可能引發了火山活動,而火山活動擦掉了撞擊留下的證據 。換言之,我們的星球遭受了可加速自身復原的撞擊 。
謝謝大家收聽科學美國人——60秒科學 。我是朱莉婭·羅森 。
譯文為可可英語翻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