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是科學美國人——60秒科學
“這是第一批灰西鯡,它們全身銀色,體型也差不多,無法分辨公母 。這將是第一批 。”
斯蒂芬·格帕德是康涅狄格州能源與環境保護局的漁業生物學家 。
4月20日,格帕德從“肉豆蔻州”(即康涅狄格州)帶來了400條灰西鯡,在布朗克斯動物園把它們放生到布朗克斯河 。布朗克斯河因曾經污染嚴重,而被稱為“露天下水道” 。不過這條河已被清理干凈,現在足以再次供養這些魚,19世紀時這些魚在這里很常見 。
“灰西鯡是鯡魚的一種,有點像微型美洲河鯡 。”約翰·瓦爾德曼是皇后學院的一名水生保護生物學家 。他正準備放生 。
“灰西鯡出生在淡水中,第一年在淡水中生活,然后游到大海長大,幾年以后再回到它們出生的河流,這很像鮭魚、鱘魚或美洲河鯡 。這種行為被稱為溯河產卵生活史 。這條河中似乎有一個小型的古老洄游魚群,因為被環境所限,所以這一魚群從未壯大 。”
“現在,第一個大壩上有一個魚梯,它攔住了今天被放生的400條灰西鯡,這里的想法是:如果它們在此地產卵,那小魚會將這個地方印記在心里,小魚會順流而下,幾年以后當這些小魚長大以后要產卵時,會回到魚梯這里來 。”
“與此同時,本周已經有一些野生魚自發使用了魚梯,我相信,這些野生魚是生活在河流這一河段的小型古生物 。在這兩種情況中,未來出現更大規模地洄游魚群是有希望的 。”
“布朗克斯動物園后面的水域是灰西鯡的最佳產卵地,這里水流緩慢,正是灰西鯡喜歡的產卵地 。在第一個大壩之上還有很多水壩,將來很可能會設置魚梯 。如果我們讓所有魚梯一起作用,那這條流經布朗克斯中心的小河可能會成為灰西鯡的主要產地,城市區域會產生這些野生魚,這本身就很有趣,不過這條河也是連接海洋的重要紐帶 。”
“灰西鯡和其它釣餌魚的確推動了海洋食物鏈,而這是對更廣闊的沿海水域的貢獻 。所以重建的前景讓我感到非常激動 。”
格帕德說:“好了,我們該把這些魚放生到水里去了 。”
謝謝大家收聽科學美國人——60秒科學 。我是史蒂夫·米爾斯基 。
譯文為可可英語翻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