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是科學美國人——60秒科學
“我們聽到很多反對降低二氧化碳行動的言論,他們的依據是,‘以前二氧化碳含量更高,所以我們不必為此擔心 。'”
加文·福斯特是南安普頓大學的地球化學家 。但是福斯特表示,這種說法存在缺陷 。首先,要追溯到過去什么時候,才會發現像我們預期看到的那種二氧化碳濃度;其次,對比現在與當時的二氧化碳水平有意義嗎?
為了解答這些問題,福斯特和同事重現了過去4.2億萬年的大氣二氧化碳歷史 。他們從此前112項研究中匯總了近1500種二氧化碳濃度的估值 。研究人員在匯編這些數據時發現,隨著時間的推移,大氣二氧化碳濃度在不斷漲落,但是總體而言,在人類開始燃燒化石燃料之前,其濃度從近3000ppm下降至300ppm以下 。
但是,現在我們已經開始扭轉這一趨勢 。如果我們繼續一切照舊,即繼續燃燒化石燃料,根據福斯特的重建,到本世紀中葉,二氧化碳水平會達到近5000萬年來的最高水平 。5000萬年前,人類還沒有進化,氣候也比現在溫暖很多,兩極也沒有大冰原 。如果我們繼續這種軌跡,到2250年,二氧化碳水平將達到2億年前的三疊紀時的水平,那時恐龍還在地球上漫步 。
但是溫室氣體并不是影響地球氣候的唯一因素 。太陽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福斯特的團隊發現,隨著時間的推移,太陽的亮度不斷增加,這會抵消二氧化碳水平降低所帶來的降溫 。這一事實對于現代氣候變化有著重要的意義 。因為雖然未來世界的二氧化碳水平同遙遠的地質時期的二氧化碳水平相似,但是這并不像回撥時鐘那樣簡單 。
“因為與2億年或4億年前相比,現在太陽的亮度增加了,所以來源自二氧化碳的輻射強迫會大大加強 。我們認為,這是我們之前沒有注意到的重要信息 。”
這項研究結果發表在《自然通訊》期刊上 。
福斯特強調,這并不是將會發生的愿景,而是有可能發生 。“這更像是種警示,如果不采取任何行動,那在未來150年,在我們將進入的世界中,氣候遭受的輻射強迫會越來越強,據我們所知,那是近4.2億年沒有過的強度,那已經超出正常范圍了,不過地球仍在正常運行 。但是在我看來,那已經不是適宜的環境了 。”
謝謝大家收聽科學美國人——60秒科學 。我是朱莉婭·羅森 。
譯文為可可英語翻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