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是科學美國人——60秒科學
猛犸象在鼎盛時期遍布西伯利亞草原、阿拉斯加和北美大部分地區 。但是10000年前,氣候變暖逐漸把長毛象賴以生存的草原變成森林 。人類對它們也不友好——一只猛犸象能做一頓大餐 。所以大多數猛犸象消失了 。只有一群還在堅持抗爭 。北冰洋上有一座小島名為弗蘭格爾島,最后一群猛犸象在那里躲藏了6000多年 。
“金字塔已經建立起來,中國地區已經開始種植茶葉,而且人類文明已經幸存,但是在很長一段時間里都沒有人知道這些猛犸象的存在 。”北卡羅萊納大學的進化遺傳學家麗貝卡·羅杰斯說道 。“人類最終在3700年前發現了這座島嶼,大約在那個時期猛犸象走向滅絕 。”
羅杰斯和她的同事蒙哥馬利·斯拉特金分析了從其中一只猛犸象牙齒中提取的基因組,這些猛犸象在4300年前生活在島上 。他們將這個基因組同4.5萬年前的一只大陸猛犸象的基因組進行了對比 。他們發現,在那段時間間隔里,有害的基因突變污染了島上猛犸象的基因組 。基因突變導致猛犸象失去了嗅覺感受器和尿蛋白,而尿蛋白可能是猛犸象發送社交信號和選擇配偶時所需要的化合物 。
基因突變還讓猛犸象一種新的“綢緞外衣”,在光下閃閃發亮的皮毛 。現在養兔子和豚鼠的寵物愛好者很喜歡這種光亮的皮毛 。發生基因突變的原因是什么?羅杰斯表示,島上猛犸象的個體數量很少,最多1000只,最少300只,自然選擇并未以正常的方式進行 。所以,這并不是“適者生存” 。而是“隨機生存” 。也就是說基因突變激增 。沒有一種突變會讓猛犸象死亡,但也不會全都適合猛犸象 。這項研究結果發表在《科學公共圖書館·遺傳學》期刊上 。
羅杰斯表示,類似猛犸象這種過程現在可能發生在獵豹、熊貓和大猩猩等稀有動物身上 。“如果在很少時間內,一個物種的數量一直非常長,那它們的基因組可能會積累不良的基因突變 。因此,我們會在這種動物身上看到同樣的效果 。當然,要觀察到我們在猛犸象身上看到的那種明顯的跡象,需要很長時間,所以我們越早干預這些物種,它們就會越健康 。”
那那些很久以前在弗蘭格爾島發現了最后一批猛犸象的人呢?“目前我們沒有那些人捕獵猛犸象的直接證據,但是你會希望他們把猛犸象帶回去馴養 。”已經有一位有意向的買家了 。“哦對,如果你能找到一只猛犸象,那我愿意買一只當寵物養 。最好是小一些、適合養在我家里的猛犸象 。”
謝謝大家收聽科學美國人——60秒科學 。我是克里斯托弗·因塔利亞塔 。
譯文為可可英語翻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