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是科學美國人——60秒科學
有一分鐘時間嗎?
很久以前,在夏威夷大島上聽到烏鴉叫是司空見慣的事:
(野生夏威夷烏鴉的叫聲)
那是夏威夷烏鴉的呼聲 。夏威夷烏鴉是極度瀕危物種,由于數十年來遭遇棲息地喪失、農民的迫害和疾病侵襲,現在已經在野外滅絕 。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野生動物生物學家把極少數幸存下來的烏鴉聚在一起,把它們納入圈養(yǎng)育種計劃 。今天,夏威夷人可以再次聽到100多只夏威夷烏鴉的叫聲了,夏威夷人把夏威夷烏鴉稱為'alalā,不過他們只有在鳥舍才能聽到烏鴉的叫聲 。
(養(yǎng)在鳥舍的烏鴉發(fā)出的叫聲)
研究人員曾經把精力主要放在繁殖和飼養(yǎng)上 。但是現在他們需要了解更多 。
“現在,它們表現得很好,現在它們可以再次在野外生存了,所以我們可以對們的聲音和行為等進行研究了 。”
谷本安是夏威夷大學生物研究所的研究員 。可以說,對像夏威夷烏鴉一樣具有社會復雜性的物種來說,文化等方面至關重要 。
谷本和她的團隊錄下了夏威夷鳥類保護中心圈養(yǎng)烏鴉的叫聲,然后同美國漁業(yè)與野生動物局的生物學家在上世紀90年代錄下的聲音進行了比較 。
“與鳥舍烏鴉相比,野外烏鴉的報警鳴叫次數幾乎多了一倍 。當然,烏鴉在野外也發(fā)出了非常酷的領土廣播鳴叫 。
(野外的宣示領土叫聲)
而圈養(yǎng)烏鴉則沒有發(fā)出過這種叫聲 。”
圈養(yǎng)烏鴉沒有領域叫聲完全可以說得通,因為圈養(yǎng)烏鴉同野生烏鴉有不同的領土要求 。另外,圈養(yǎng)烏鴉的報警鳴叫次數更少,因為它們不會經歷捕食的威脅,所以這也可以說得通 。這項研究結果發(fā)表在《動物行為》期刊上 。
“我們認為鳥舍烏鴉的發(fā)聲和野生烏鴉的發(fā)聲很相似,這更多是與生俱來的,可以說這是天生的 。而那些不同的聲音是通過代代相傳的社會學習演變而來的 。”
那當圈養(yǎng)繁殖的鳥類被釋放到大自然中會發(fā)生什么呢?它們并沒有機會從祖先那里學習這些叫聲 。
“如果我們能確定它們是否開始發(fā)出同此前在野外生活時類似的聲音,或者它們是否開始發(fā)出與在野外生活時完全不同的聲音,這一定會非常有趣 。”
在夏威夷神話中,夏威夷烏鴉被認為能將靈魂引導至最終安息之地——卡拉也火山附近 。幸運的是,科學家可以幫助珍稀物種不用去往卡拉也 。
謝謝大家收聽科學美國人——60秒科學 。我是杰森·古德曼 。
譯文為可可英語翻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