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是科學美國人——60秒科學
數以萬計的微生物把我們的活體當做家 。但是,如果我們死了呢?“第一件會發生的事情就是基本生態系統會崩潰,生物多樣性大量流失 。”內森·倫茨是紐約約翰杰學院的分子生物學家 。“微生物的數量降到最低點,然后再次開始活躍起來 。”
死亡的皮囊中的“微生物不死鳥”被稱為“死靈生物” 。倫茨和他的團隊在田納西州一家尸體研究所擦洗了21具尸體的耳朵和鼻子,以此來追蹤“死靈生物” 。對法醫來說,這相當于戶外實驗室,尸體放在那里由微生物進行分解 。
他們對人體死后微生物群落興衰枯容的遺傳特征進行了跟蹤研究 。他們利用這些數據建立了一個算法,這個算法可以計算出尸體的具體死亡時間,在夏天可以精確到兩天以內 。“可以延伸到六到七周 。這種方法比昆蟲學更加優越 。”昆蟲學研究的是殖民尸體的昆蟲 。“昆蟲學時間上下限為5到7天,但是除此之外,昆蟲學用處不大 。”
該研究結果發表在《公共科學圖書館·綜合》期刊上 。
這一方法尚不成熟 。這個系統中仍存在很多“生物噪音” 。“我們現在談論的是生物 。既包括活生物也包括死生物 。”但是,在機器學習的幫助下,我們將會得到噪音之外的更多信息 。“這是學無止境的過程 。我們輸入這個系統中的數據越多,得到的結果就越好 。”倫茨表示,最后,這種算法可以準確到能應用到法庭上,在有人面臨謀殺他人的指控時,這種算法可以決定被告人的命運 。
謝謝大家收聽科學美國人——60秒科學 。我是克里斯托弗·因塔利亞塔 。
譯文為可可英語翻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