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是科學美國人——60秒科學
有一分鐘時間嗎?
世界上只有23%的土地仍可被稱為荒野,在那里,土著、野生動物、植物和微生物有機會生活在一個很少或沒有人干擾的地方 。但即使是目前這23%的占比在過去二十年里也減少了十分之一 。上世紀90年代以來,相當于阿拉斯加大小的荒野面積損失 。這是一篇發表在《當代生物學》期刊上的研究報告得出的結論,該研究成果在剛剛結束的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火奴魯魯會議上宣布 。
研究發現,荒野損失最嚴重的地區是南美洲和中非 。南美洲損失了近30%的荒野,而非洲則減少了14%的荒野 。
詹姆斯·沃森是這項研究的主要作者 。他在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和昆士蘭大學工作,大家可能知道DNA雙螺旋的發現者詹姆斯·沃森,不過我們這里提到的并不是同一個人 。
他和他的同事在期刊文獻中寫道:“荒野地區的持續損失是全球性的重要問題,對人類和自然造成的影響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可逆轉的:如果這種趨勢繼續下去,不出一個世紀的時間,具有全球性重要意義的荒野地區可能將不復存在 。積極保護世界上最后的荒野地區是具有成本效益的重大投資,也是我們確保完整生態系統的最好前景,同時讓大規模的生態進化過程為后代造福 。”這里的后代既包括現存荒野中的生物,也包括我們人類 。
謝謝大家收聽科學美國人——60秒科學 。我是史蒂夫·米爾斯基 。
譯文為可可英語翻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