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談到交流想法時,當下簡單明了最為流行
看看推特,僅能用140個字符表達你的想法 。
現在科學家們看來已從推特的影響力中吸取到了經驗 。
因為一項新的研究發現科學論文標題越簡短引用度越高 。
這篇有著簡單明了標題名為《簡潔論文標題優勢》的論文已在皇家學會期刊《開放科學》上發表 。
科研事業奠定的基礎取決于論文的發表 。
但是,個人論文取得的成功通常是由這些文章被引用的頻率所決定 。
但是是什么才能讓論文受歡迎呢?
先前關于論文標題長度的研究有著各種各樣的結論,可能是研究樣本數量少的緣故 。
因此研究人員決定擴大范圍 。
他們在一個名為斯高帕斯的數據庫中挑選了2萬篇在2007至2013年間發表的引用頻率最多的文章 。
他們發現引用率靠前的論文標題都是簡明扼要 。
即便如此,研究人員將發表這些論文刊登的期刊作為考量因素,因為有些對于標題有著嚴格的要求控制,但結果仍然準確 。
當然標題長度并非全部 。
文章的內容及主題顯然會吸引不同的關注層面 。
但時髦歡快的標題也并沒有關系 。
我意思是,你會讀《免疫學》期刊上刊登的這篇文章嗎?標題是:《凋亡淋巴細胞表面磷脂酰絲氨酸引發巨噬細胞的特異性辨識與去除》
還是《細胞死亡與分化》期刊上的這篇《死亡喪鐘磷脂酰絲氨酸》 。
相信無論是你,我,還是約翰?多恩,可能都會選擇那篇標題簡明扼要的吧 。
譯文為可可英語翻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