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是美國之音慢速英語健康和生活方式報道
。我們都知道鍛煉對健康有益,但一些鍛煉方式可能比其他方式要好
。比如,跑步能幫助防止心臟病等疾病,還能讓你活得更久
。研究者說跑多遠并不重要,跑得多快或多頻繁也不重要
。正如耐克鞋子的廣告商說,“只管去跑吧”!
最近,研究者調查了5.5萬多名成年人,其中有四分之一的成年人稱經常跑步,研究發現,與不跑步的人相比,這些跑步者更不可能死于包括心臟病在內的任何疾病
。事實上,跑步者平均比不跑步者要多活三年 。這份研究持續了15年,在此期間,有3400人死亡
。其中大約1200人的死亡與心臟病或中風有關 。其中一名研究者是D.C. Lee,他是愛荷華州立大學運動科學助理教授,他說,與不跑步者相比,跑步者死于疾病的風險更低
。“與不跑步者相比,跑步者死于包括心臟病、中風或癌癥的風險要低30%,而且,與不跑步者相比,跑步者死于心臟病和中風等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要低45%
。”D.C. Lee和其他研究者發現,在減少死亡風險方面,速度、距離和跑步的頻率影響不大
。研究中的跑步者平均速度是每小時10到16公里,Lee說慢跑者和每周只跑一兩次的人,其跑步效果幾乎和那些跑得更快、更遠的人差不多 。“我們觀察了一段時間的跑步運動,發現持續的跑步者受益最多,我想需要六年吧
。”要保持健康,醫生建議65歲以上的成年人每周進行150分鐘的適中強度鍛煉,他們稱這些人每周需要75分鐘的劇烈運動來維持健康,比如跑步
。研究者指出,他們的研究是基于被調查者這些年回答的問題,研究缺少有關這些人飲食和其他生活方式方面的信息
。研究者稱這些信息的缺失可能會影響結果,不過,他們希望這些發現能激勵健康的成年人開始跑步,一點點走向長壽之路
。跑步可能是很好的鍛煉,但可能對身體要求高
。下面是健身專家對如何減少跑步新手或慢跑受傷風險提出的幾個共同建議 。不要跑得太多、太快,大多數人是在用力過猛時受傷的
。身體需要時間來習慣距離或速度的增加,肌肉和關節也需要時間來恢復 。大多數跑步受傷并非沒有征兆,通常有警示信號,可能包括身體疼痛、肌肉酸疼和疼痛不止
。沒有適合每個跑步者的最好鞋子,你應該找到最佳尺寸和適合自己腳的鞋子
。更重要的是,你應該在每跑500到800公里時換鞋 。每次跑完步寫下所做、所感,然后找出模式來
。比如,你可能發現當你連續跑步時膝蓋會疼,但可能在跑步之間休息時感到很舒服,這些記錄能幫助你找到最佳的鍛煉方式
。正如我們之前所說,跑步對身體要求高
。所以體能專家建議做一些交叉鍛煉來改善肌肉平衡,幫助你免于受傷 。他們說游泳、瑜伽和騎自行車都是能與跑步結合的好運動,這些鍛煉對身體要求也不高
。我是安娜·馬特奧
。譯文為可可英語翻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