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參議院最近通過一項名為“貿易促進授權”的法案,根據該法案,一旦一項貿易協定得到協商,國會就只能投票支持或反對它
。當國會考慮與亞太國家和歐洲國家簽署可能的貿易協議時,這種快速審批此類協議的能力會很重要 。但自由貿易問題可能引發對美國就業的辯論,很多工會和民主黨成員支持一項少有人知的針對美國工人的聯邦計劃,該計劃名叫“貿易調整援助計劃”,該計劃為那些因為外國競爭加劇而失業者提供財政支持,保守派稱該計劃無效且成本太高
。然而,一位曾經的鋼鐵工人在接受美國之音采訪時說該計劃起到了作用,且應該加以推廣
。邁克爾·史密斯曾在馬里蘭州斯帕羅斯角的伯利恒鋼鐵廠工作,該鋼鐵廠曾是一家重要的鋼鐵生產商,曾雇傭了3萬美國人 。史密斯在伯利恒鋼鐵廠做了13年的起重機操作員,最近他又回到這里 。“我還記得這里原來的樣子,記得這里的情景、聲音和牽引車,站在這里很艱難,我很心痛
。”由于一系列行業決定和國際競爭的加劇,這個鋼鐵廠于2012年關閉,這樣史密斯和其他2500名工人就失業了,也沒有市場所需要的技能
。“我幸運地發現了貿易調整津貼計劃和貿易調整援助計劃,這是工會通過討價還價給我們爭得的好處
。”貿易調整援助計劃每周給史密斯一些津貼,他使用自己的再培訓援助來買書和交學費,他最近完成了大學學業,并拿到了心理學學士學位
。邁克爾·史密斯對這個項目的體驗很好,然而,很多保守派認為貿易調整援助計劃費錢且無效,丹·艾肯森在加圖研究所從事貿易政策研究,他說貿易每弄掉一個就業崗位,其他的原因就會弄掉30個崗位,他通過Skype接受了美國之音的采訪
。“我的第一個問題是:為什么我們必須將因為貿易丟掉工作或工資受影響的人同其它失業者區別對待?”
丹·艾肯森說貿易所產生的贏家比輸家多,與政府援助相比,制造商更有能力再培訓失業工人
。“他們對技術工人的缺乏抱怨很多,如果能激勵他們雇傭這些人并培訓他們參加工作,那么可能一兩年后,其效果比貿易調整援助計劃要好得多
。”參議院投票推廣了這個4億美元的計劃,作為快速審批法案的一部分來加快推進美國與太平洋國家懸而未決的自由貿易協定,眾議院尚未就該貿易立法進行投票
。我是馬里奧·利特
。譯文為可可英語翻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