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非洲,多年來大型政府組織一直控制著種子的生產,小農戶只能從這些機構購買種子
。但現在有措施鼓勵非洲農民從其他供應商那里購買種子,這些新改良的種子可能終有一天能幫助非洲實現自給自足 。愛德華·馬巴亞在津巴布韋長大,他家有10個孩子,他父親是名建筑工人,母親在家種地
。他說因為母親使用不同種類的種子,所以小農場經營的不錯 。他說當時有很多新種子進入津巴布韋,他說一些農民開始使用這些種子并增加了產生
。馬巴亞說他的父母用種莊稼賺來的錢將孩子們都送入學校 。馬巴亞現在是紐約康奈爾大學的一名研究員,他目前在從事一個項目,希望該項目能幫助其他小農戶擁有他父母那樣的機會
。他是非洲種子獲取索引(TASAI)的負責人,該組織研究非洲的種子行業
。該組織是3月份開始啟動的,是康奈爾大學、一家名為Market Matters, Inc的非盈利機構,以及美國農業部聯合發起的組織 。TASAI希望給小農戶提供改良種子,馬巴亞說非洲的種子行業很復雜,而且效率不高
。他說TASAI將努力尋找該行業可以改進的領域 。一些私人種子開發商也在非洲運營,但數量不多,而且他們還沒有開始開發新種子
。非洲的大多數農民都使用多年來一直使用的同樣種子,這和西方國家的農民不同 。這種種子沒有得到改良,無法抵抗疾病和耐旱災 。George Bigirwa就職于非洲綠色革命聯盟(AGRA),他說非洲沒有足夠的改良種子來提供給需要種子的數百萬農民
。“我記得在AGRA進來之前,在布基納法索、馬里甚至加納這樣的國家,根本沒有種子公司
。至少現在平均有大約6到8家種子公司,不過,每家公司所產出的種子是很少的 。”他說改良種子能幫助小農戶將產量提高6倍
。馬巴亞說這樣的改善足以幫助只種植糧食的農民養活全家,他說這些農民還可以將作物拿出來賣,他說這能幫助他們擺脫貧困
。馬巴亞說要完全開發非洲的種子行業還需做更多努力,但他說如果非洲的種子公司和農民們繼續使用和世界其他地區同樣的農業技術,非洲終有一天能實現自給自足
。我是瑪莎·詹姆斯
。譯文為可可英語翻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