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收聽NEWS Plus慢速英語,劉巖(音譯)從北京為您報道新聞
消除霧霾、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和解決能源危機的戰爭轉移到了太空 。
中國科學家正在考慮在距離地面3.6萬公里的軌道建太陽能電站 。
一旦實施,這將遠遠超過“阿波羅”登月和國際空間站的規模,成為人類進入太空時代以來最宏大的太空工程 。
太陽能電站是指在地球同步軌道上運行的超大型航天器,其上安裝著巨大的太陽能電池板,將產生的電能通過微波或激光以無線能量傳輸方式傳輸到地面 。
太空電站會非常大,它的太陽能電池板面積將達到五六平方公里 。這一面積相當于12個天安門廣場的面積,天安門廣場是全世界最大的廣場,或是相當于紐約中央公園的面積 。
地球上的人們在夜空里也許能用肉眼看到太空電站,它像顆星星 。
可是為什么要在太空建設電站?科學家解釋稱,地面上的太陽能電站受晝夜和天氣影響,供電波動太大,而太空電站在99%以上的時間都可以聚集能量 。
當太空太陽能發展成為人類的主能源時,人們就再也不用擔心霧霾和溫室效應問題,世界各地也不再需要電線 。
譯文屬可可英語原創,未經允許,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