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完全具備在地球上生活的條件,但在太空卻不一樣,低重力和零重力改變了血液流動,并導致暈動癥、肌肉損失和疲倦,失重還會導致骨骼損失
。但特拉華大學的科學家們在用小蠕蟲做實驗,以更好地理解太空旅行是如何影響宇航員的 。這種幾毫米長的蠕蟲叫線蟲,這種透明的無脊椎動物壽命只有兩周,因此經常被用在醫學研究中,其70%的DNA和人類DNA相同
。Sabanayagam是特拉華大學的一名科學家,他建造了一個微重力模擬器,來測試線蟲在太空失重狀態下的情況
。“想象一下有個裝著水的容器,然后把一個物體放進容器里,然后物體開始落在容器底部
。但在接觸底部之前,你將容器翻轉過來 。現在物體就開始回落到底部,在接觸底部之前,再次將容器翻轉 ?;旧蟻碚f,這個儀器會旋轉,這個物體永遠不會觸底 。所以這就是自由落體,和繞地球運轉的衛星類似 ?!?/p>科學家用電腦來觀察蠕蟲是如何翻轉的,電腦顯示蠕蟲在顯微鏡下的樣子
。Sabanayagam說蠕蟲在模擬器里反復翻轉一周左右 。一周后科學家將蠕蟲取出,然后觀察蠕蟲表觀基因組的改變
。表觀基因組是能告訴細胞中DNA如何表現的化學性狀,表觀基因組可以被環境改變,這些改變從一代蠕蟲傳遞到下一代 。Sabanayagam研究了微重力下的表組基因組
。“當蠕蟲在液體環境中時,一些表觀基因組的形狀會保持不變,即使是將它從這種液體環境中取出,并放回正常的地面環境中也是如此
。所以它的后代會保留其父輩在液體環境或微重力環境下的表觀基因組的記憶 ?!?/p>科學家收集的信息表明,表觀基因組性狀在蠕蟲的早期生命就出現了,Sabanayagam說識別表觀基因組性狀對未來的人類研究來說很重要
。他說他認為科學家能在人類基因組中找到與應對微重力類似基因的基因,他說科學家可以在宇航員進行太空旅行時密切觀察這些基因
。Sabanayagam期待線蟲能在兩年內來到國際太空站,他說希望從蠕蟲研究中得到的信息可以用來開發簡單、廉價且快速的測試方法來衡量宇航員的健康狀況
。我是喬納森·伊萬斯
。
譯文為可可英語翻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